序 言 居然有了下册 王巍
推荐序 为什么金融观念很重要 周其仁
推荐序 对沉睡的社会进行一场启蒙的“革命” 任志强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背后的黄金梦
从 15 世纪到 17 世纪,在大西洋、印度洋远至太平洋的海面上,“地 理大发现”的风暴正席卷而来。往往能带来几倍乃至几十倍利润的远洋 冒险,令欧洲各国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的船只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世界 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追求土地、奴隶、 黄金为目的的航海热激荡了整整三百多年。
第二章 吹响工业革命号的东印度公司
在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帝国主义的马前卒, 剥削压迫亚洲人民的商业机器,尤其是罪恶的鸦片战争的帮凶。这固然 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简单否定会有片面性。东印度公司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它在造就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市场 全球化和股份公司制度上都是奠基者。从更宏观的历史维度上,我们需 要了解东印度公司的真相。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起源与争议
中世纪的欧洲,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港口城市,常常 可以看见坐在长板凳上的人在翘首等待,等待远航归来的商人从各国带 回金属货币。这些货币的品质、成色、大小堪称五花八门。“坐长板凳 的人”负责货币兑换,手中一部分沉淀下来的现金,则用于借贷给急需 用钱的人,以赚取利息。拉丁文“Banco”意指“长板凳”,银行的英文 名称“Bank”一词由此而来。
第四章 蒸汽机与英国崛起
很难想象一瞬间的灵感会如何改变世界。1765 年,詹姆斯•哈格 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将只能运转一条棉纱一个纱锭的纺织机,升级 为可同时运转八十条棉纱和八十个纱锭,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69 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则成为这次革命的标志和动力。这场革 命为欧洲的兴起和殖民地国家的发展安上了“发动机”,以欧洲为核心 的崭新文明影响全世界。
第五章 花 5400 万买来的美国
独立战争以 5400 万美元债务为代价换来成功,那么,如何避免“打 江山”的负债拖累“守天下”?曾经在商业银行工作的汉密尔顿有丰富 的经验:对债权人,旧纸币兑新纸币,新纸币购新债,旧债换新债;对 负债累累的政府,新纸币购旧纸币,新债兑新纸币,新债换旧债。新旧 两个时代的历史遗留问题就这样被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体面地解 决!这样,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资本市场在这里初具雏形,直至规模 与影响力无可比拟,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重心遂向华尔街转移。
第六章 胜家缝纫机与消费金融
乘坐五月花号横渡大西洋的第一批美国人,带来的节俭传统,在这 片新大陆播下《圣经》福音——“借债的人就是痛苦的人”。然而,无 论是东海岸修筑铁道的工人,还是南方的种植园主,避免债务似乎是不 可能的。他们对“美国梦”的追寻,伴随着以债务之桥直达理想的向往 与本能节俭之间的长久纠结。
第七章 金融大玩家摩根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这位垄断时代最后一位金融大佬,被称为“华 尔街的拿破仑”,就其两次拯救美国经济的伟绩而言,这个头衔并不夸张。 在民间演绎的文本中,他被塑造为贪婪的代名词,他的商业创新被认为 是巧取豪夺之举,他对财富和权势的追求被视为阴谋和贪婪,他的生活 方式当然是腐化和堕落的。当我们学会摒弃道德的有色眼镜,开始正视 摩根的贡献,才能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汲取更多的养料。
第八章 专利法与美式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国家,它的思想、 民主、生活方式,甚至名字都是被创新出来的。从本杰明•富兰克林时 代开始,尊重知识就成了这个国家最鲜明的特征。可以说,在这片被平 民精神激发出了无穷能量的土地上,无论你出身于任何阶层,只要有才华、 有能力、有专长,不需要依赖于所谓的家世背景或政治权力,通过个人 的勤奋、勇气,决心去奋斗,就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这就是 “美国梦”。它为所有渴望逆袭的人提供人人均等的机会,而它的基础, 则是源于对知识、创新、发明和思想的尊重,或者说,源于对专利的保护。
第九章 垄断的功与罪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美国,可谓美国独立以来的“英雄时代”, 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飞速发展,逐渐赶超了老牌工业强国英国,其 中资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分散到高度集中的历史进 程。飞速发展的工业经济在很多方面挑战着人们的观念,垄断与反垄断 之争起就是其中突出的矛盾,洛克菲勒便是这场争端中站在风口浪尖的 代表性人物。列宁曾经强调,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垄断,帝国主义是垄断 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这种语境下,垄断在一代中国人中被妖魔化了。 在国内反垄断又掀高潮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到历史的源头,通过第一 个被《反垄断法》定罪的洛克菲勒财团的故事,重新认识垄断的功与罪。
第十章 庚子赔款真相
1901 年 9 月 7 日,经过艰难谈判,清政府终于与德﹑法﹑俄﹑ 英﹑美﹑日等 11 国驻华公使达成了屈辱的《解决 1900 年动乱最后议定 书》,即《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 日、意、奥 8 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 6 个“受害国”的军费、 损失费共计 4.5 亿两白银,赔款期限为 1902 年至 1940 年,年息 4 厘, 本息合计 9.82 亿两白银。这就是著名的“庚子赔款”。
第十一章 《凡尔赛和约》引发多米诺效应
1918 年 11 月 11 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 历时 4 年零 3 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次年 1 月, 协约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会议,商讨向德国等战败国索取赔偿、惩罚 条款及限制军事发展事宜,随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次会议是中 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契约的方式完成对世界大战事 宜的处理,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乃至现代金融的发展,均有不容忽 视的影响,唯有从细节上进行追溯,才能获取历史的价值。
第十二章 红色政权与金融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金融这一重要的工具一度被赋予了太多特殊 的含义,严密的金融监管体制,让金融行业难以发挥本应有的作用。回 顾红色政权的建立过程,金融其实并未缺位,在革命的每个阶段,金融 对革命目标的实现均有特殊的贡献。如今我们重新梳理红色金融史,对 认清金融作用以及未来的金融改革方向都有助益。
第十三章 美联储与大萧条
1907 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紧急关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挺 身而出,凭借巨大的个人影响力力挽狂澜。事后,美国政府意识到倚靠 某个人的能力解决危机的方式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成立中央银 行以履行稳定金融市场的职能。1913 年在奥尔德里奇等人的推动和规划 之下,美联储成立。1929 年,美国爆发了大萧条,美联储也迎来了第一 次“大考”,不幸的是,考试并不及格,大萧条肆虐了十余年,甚至间 接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乃至全球遭受了极大的经济和政治灾 难。“大萧条”成了学界的热门话题,对于其经验和教训一直是众说纷纭, 关于美联储存在的必要性的争论更是延续至今。
第十四章 民国金圆券改革的失败
在抗日战争期间,货币滥发,国民政府法币系统信誉受到损害。抗 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内部即开始酝酿币值改革,挽救法币的信用。根据
1946 年年初的统计,当时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拥有 500 多万两黄金,9 亿美元的外汇,还有美国偿还国民政府的驻军费 14 亿美元,改革币值 挽救民心,取信于民还是完全有机会的。然而,国共和谈的失败及随后 战争的爆发,打碎了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愿景。
第十五章 布雷顿森林会议与美国经济霸权
1944 年 7 月 1 日,在美国的邀请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 之际,44 个国家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叫作布雷顿 森林的小镇上。经过 3 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 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 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此次会议的影响堪与雅 尔塔会议相媲美,前者界定了世界政治格局,后者则确定了世界经济格局。 主流观点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经济霸权确立的标志,所幸它在
20 世纪 70 年代崩溃了。实际上,作为二战后国际经济环境稳定的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未失败,而是升级了。
第十六章 公私合营与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农业、工商业 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 制的既定目标,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大改造”中,工商 业的改造是重点。工商业的改造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将私营企业改 造为公私合营,一个是将私营企业主(资本家)改造为“自食其力”的 劳动者。在中国共产党强力推动下,甚至出现了资本家敲锣打鼓庆祝公 私合营的景象。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价值的规律、商业 逻辑以及未来的方向。
第十七章 米尔肯与垃圾债券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垃圾债券”(junk bond),大多数的页面将 出现一个名字——迈克尔•米尔肯。在今天的美国康普顿百科全书里, 迈克尔•米尔肯的名字亦与“违法操作”“内部交易”等关键词紧密相 连。面对指控,他表示这是历史理解问题,未来终将还他清白。2011 年 和 2012 年他在家里和北京两次与我见面时都强调,当年与他一起被起 诉的几个同案嫌疑人经过近 10 年的抗诉,最后都胜诉了,也就证明了 他本人无罪。我问他为什么当时认罪?他笑着说,我有钱,他们没有钱。 我可以交钱认罚,换来时间办我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浪费在教育 法官和不懂金融的一批人身上。现在,米尔肯建立了一个米尔肯研究院, 每年邀请全球最重要的思想家举办论坛,每次都有 2000 人左右,影响巨 大。他非常认可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创立,也表达一起推动金融教育的愿望。
第十八章 中国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来水厂
1907 年秋,军机大臣兼外务尚书袁世凯入宫觐见慈禧太后,刚入 殿不久,一个小太监就慌慌忙忙地跑进来汇报宫内某处又“走水”了, 走水即失火。北京向来干燥少雨,房屋又多为木材建造,极易发生火灾, 皇宫大内也是如此,为了预防火灾,宫廷曾在武英殿前设置激桶处,组 织了一支 200 人左右的激桶兵,所谓激桶就是专门装灭火用水的大水缸。 这次宫内失火,虽然被激桶兵奋力扑灭了,但是因为取水不便,还是造 成了部分宫殿损毁。慈禧太后颇为无奈地问袁世凯:“防火有何良策?” 袁世凯赶紧回答:“以自来水对。”慈禧便将筹建自来水厂的工作交给 了袁世凯,袁世凯又推荐周学熙来具体办理。于是,北京自来水厂的一 段传奇经历就此拉开。
第十九章 日本“广场协议”真相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日本是对美国言听计从的跟班, 无独立的政治、经济地位可言,一旦日本敢于挑战美国的权威,后果不 堪设想,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广场协议”。在广场协议之前,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则停滞不前;而广场协议之后,形势出现 逆转,美国经济欣欣向荣,日本就此开始了“失落的十年”,陷入一蹶 不振。广场协议成为美国打压日本成长的武器,由此形成了国际资本市 场阴谋论的来源。
第二十章 庞氏骗局和温州跑路潮
次贷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千夫所指,而麦道夫的锒铛入狱,被 认为是给了华尔街又一个“响亮的耳光”。伯纳德•麦道夫这位曾经德 高望重的资深人士,被指控犯有证券欺诈、洗钱、伪证等多达 11 项罪名, 在 20 多年的时间中,从成千上万的客户中骗取了超过 500 亿美元的资金。 其欺诈的手段被简化为“庞氏骗局”再现,用我们习惯的说法即“拆东 墙补西墙”。结果,麦道夫接受了所有指控,承担了所有罪责,坐实了“惊 天巨骗”的封号。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空前发达的当下,近百年前的 古老把戏是否还能玩得转?所谓麦道夫“庞氏骗局”背后,又有哪些值 得商榷与思考的成因?
第二十一章 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
次贷危机之后,我曾邀请时任美国金融博物馆馆长 Lee Kjelleren 来中国讨论合作事宜。在中国期间,他在北京国宾酒店做了一场演讲, 讨论次贷危机。那次的演讲很成功,他把复杂的金融问题用老百姓能够 理解的语言娓娓道来,幽默有趣。在提问环节,有人问次贷危机是不是 华尔街的阴谋?他的回答很简单,美国为什么要隔着自己的脑袋去向别 人的脚开枪呢?无疑,美国才是次贷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第二十二章 KKR的杠杆收购
KKR 和杠杆收购,这个早期低调的公司屡屡刷新着收购交易的记录,不出意料的,它的名字常常和这样的形容词联系在一起:最大的、最疯 狂的、最冷酷的……若干诸如此类的渲染形容之后,人们往往将其所作 所为盖棺论定为“恶意收购”。在金融乃至商业领域,我们似乎已经习 惯了“巧取豪夺”“贪婪”等“义正词严”的形容词,却往往会忽视事 实背后的“真相”——如果抛开那些道德领域的指责,可能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被视为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恰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第二十三章 将世界甩在身后的风险投资家
在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吉姆•克拉克连掘数井,完成了一项史无前 例的创举——创办了三家市场价值均在 10 亿美元以上但又风格各异的 技术公司,大大改变了计算机业的面貌,因此被评价为“今后 20 年内硅 谷最有影响力的名字之一”。作为一个有目标的叛逆者,他一直在改变 和打破原有的规矩,改变了人们对于投资动力的认识,让“风险投资” 这一观点真正被大家所认识,激发了投资者们对新兴企业的巨大热情—— “将世界甩在身后”,亲手拉开了一个新的创业时代的序幕。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