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海叶,1976年生,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和民族史研究。在《史学月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过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参与撰写的《内蒙古通史·第一卷》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海叶
出品人:
页数:195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67946
丛书系列:鼓楼史学丛书·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魏晋南北朝 
  • 民族史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史 
  • 十六国 
  •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 
  • 中古史 
  • 中国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慕容鲜卑及其所建诸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少数民族及政权,它承上启下,对此后的北朝历史有深远影响。李海叶编写的《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 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分五个部分,从一个较长时段考察了慕容氏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与东部鲜卑及其它北方部族的融合、最后融入中原汉族社会的过程。本书对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东部鲜卑问题、诸燕政权结构和变迁、慕容鲜卑之遗裔在北朝隋唐的发展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推进慕容鲜卑的研究有较重要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传统的十六国史研究中有一个观点,即把慕容鲜卑看作“五胡汉化之最”。理由是慕容鲜卑在昌黎政权时代形成了慕容—汉士族联盟的体制,并因为任用大批士族而发展强盛。本书也是通过商榷这个观点而探究慕容鲜卑的发展史的。 在昌黎时代成为鲜卑重要统治阶层的汉士族,又称中原侨民...

评分

评分

没评论说的那么差,十六国史料就那么点,研究到这个程度可以了。梳理清楚了不少问题,慕容国家建立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对立中,因此建国初便与汉士族形成同盟,缔造了昌黎政权的胡汉自治现象,此为其不同于早期胡族政权之处。受冉闵之乱的影响,一方面慕容得以摆脱后赵的威胁进...  

用户评价

评分

对北朝没有具体研究,本来想看汉化话题,但是感觉,也没有具体说啥。还有一点明显错误是,在婚姻关系一节中提出,元朝和清朝禁止与汉人通婚。实在不记得清朝有这个禁令,反而在清前期,十分提倡和汉人通婚。这个错误不应该出现吧

评分

论述流畅、思路清晰,引证严密,但有些地方若是再细致些展现一下历史学研究的绵密之风就更好了。

评分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评分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在此基础上别有洞见,考据严谨,相信在短时间内难有完胜此书的五燕政权专题史出现。胡人政权联合其他少数民族统治汉人也是时势所趋,前燕的昌黎时期只是过渡时期,单凭慕容鲜卑的人数不可能对抗段部、宇文部及后赵的威胁,必须拉拢汉人才能化解危机,再谋求发展壮大。燕晋两国之间也曾有过蜜月期,一旦前燕击败后赵,建都龙城,版图随之扩大,边境开始接壤,迎来的只有战争。慕容鲜卑可以牵制诸胡,却不可能帮助东晋收复北方,东晋根本无力阻止别人僭号称帝。以阳骛为例,被削权、排挤出权力核心圈,由此反映胡汉权斗在慕容恪摄政期间之剧烈,而慕容恪也肯定有史书没记载的不为人知的一面。相比起后燕、西燕、北燕,汉化最深的南燕是个异类,你方唱罢我登台,谁都想往龙椅上一座,像最短命的西燕,十年易七主,真叫人哭笑不得。

评分

对于闻名已久的慕容鲜卑,慕容家族和他们建立的五和燕国,总是怀着一股好奇心。这本书从慕容鲜卑的昌黎龙城时期开始,到隋唐时代慕容鲜卑的后裔为止,从人物,官职,事件进行考证。作者认为慕容鲜卑在昌黎时期,因弱小而联合河北汉族豪族;逐鹿中原建立后燕帝国后,又排斥汉族,进一步加强宗室专权,终于导致宗王冲突灭国。后燕建立后,则倾向于联合其他少数胡族,倾于鲜卑化。最后在北魏灭国打击下,直到六镇起义才从低层鲜卑重新崛起。最终在隋唐成为高门大姓地方豪强,跻身统治阶级高层,并完成由武到文的转变和彻底汉化。 从作者考证,知道了豆卢,卢和慕容姓氏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