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艾格尼斯·凯斯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园,出生后不久随家人迁居加州好莱坞。青年时期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一度任职当时很具影响力的《旧金山观察报》。1934 年与大英帝国北婆罗洲林业长官亨利·凯斯( 书中的哈里) 结婚,隧随夫远行,旅居当时的北婆罗洲首府山打根,生活写作。其主要作品为其自传体三部曲:《风下之乡》(Land Below the Wind ),《万劫归来》(Three Came Home )(好莱坞 1950 年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以及《白人归来》(White Man Returns ),叙述了她所经历的“二战”前、“二战”期间以及其后在南洋的生活及感悟。
风下之乡(land below the wind)一直以来就是马来西亚东部度假胜地沙巴的别称。这个称谓始自艾格尼斯·凯斯,也即她的自传式随笔《风下之乡》。 在这本书中,艾格尼斯用生动的笔调描绘了1930年代的南洋生活和土著逸事。
上世纪30年代,美国作家艾格尼斯·凯斯随夫远行,来到婆罗洲首府山打根,开始为期5年的生活。艾格尼斯的丈夫哈里当时担任大英帝国北婆罗洲林业长官。书中描述了他们在山打根的日常生活,以及跋涉丛林、在南洋诸岛探险的故事。
1939 年,《风下之乡》获美国《大西洋月刊》最佳非虚构类作品奖。
写到与总督府和各国大使家庭的交往,也写到探险中最干净的河流和最清爽的风。 写到家中佣人和厨子的斗智斗勇,也写到本地穆鲁特人的淳朴简单和爽朗。 在作者笔下,婆罗洲不是单调的某一种味道,它是复杂的,融合的,庞大的。总是写尽家庭和交往又荡开直接写到旅行,其中有其他...
评分 评分当我手捧这本描述沙巴这一热带地区的《风下之乡》时,国内包括我所在的这座内陆城市在内的许多地区都正在经历强厄尔尼诺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天气困扰,从地理气候学来看,我此刻与作者艾格尼斯女士写本书时吹着一样来自南太平洋的热带季风,感受热带气旋带来的潮湿温热。而这是多...
评分本书的作者非常幽默,看书的时候常常忍不住笑出来。这一次去山打根特别去agnes keith house看了一下,那张卧室大床印象深刻。我觉得作者非常难得是个思想独立感情细腻修养极佳的女性,放在当今时代这样的女性也不多见。译者穆青对本书功不可没,翻译的非常好,也许也是女性的原...
评分1936-1951年间的北婆罗洲。渴望走近的沙巴往事中的一段珍贵纪念。
评分文字流畅,但感觉作者有一两章共情地似乎有点过于投入,以至于不知道是不是不经意间用自己的想象重构了当地人的视角。当然,一切书写都是建构,所以也不必过于苛求。总之,或许按顺序看三部曲比较好,先看Three came home再回头看这个,有点脱敏
评分非常少见的1920年代的关于马来西亚的记述,来自基本不带种族偏见的白人统治者和家属,在雨林中几十天的旅程简直是现代小众路线的前身。文字有种英美混合的幽默,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圈子和身份的局限这并不是人类学田野笔记而更像是上流社会妇女的回忆。
评分1936-1951年间的北婆罗洲。渴望走近的沙巴往事中的一段珍贵纪念。
评分沙巴随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