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袁,天启五年(1625)进士,任南京武学教授,再迁国子助教,官至工部主事。因反对魏忠贤阉党擅权祸国,以母老为由告归,隐居汾湖,与妻沈宜修及诸子女歌咏唱酬为乐,坚不出仕。妻子沈宜修是副都御使沈琉之女,两人育有八子五女。其后,叶母、女叶小鸾、叶纨纨及妻沈宜修相继去世,绍袁日益幽忧憔悴。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在国破家亡的打击下,虽仰慕吴易反清壮举,却无勇气参加,携三子出走杭州遁入空门,名木弗,号栗庵,《甲行日注》正是在这个时期所写,从1645年一直记录到1648年天寥先生圆寂。《甲行日注》也是叶绍袁生命四年行踪、心迹历程的详尽记录。该日注字里行间浸透亡国之恨,抑郁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后又迁居浙江省平湖外婆家,辑明末死节诸臣一书,书尚未编完,即伤感而逝。
日注,就是每日的注脚,也就是日记的意思。 1645年,清军南下,叶绍袁放弃了田园,带着还剩下的四个儿子出家为僧,这一天是八月二十九日,阴历甲辰日,于是开始写日记,日记的名字就叫做《甲行日注》。这个名字来源于《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评分日注,就是每日的注脚,也就是日记的意思。 1645年,清军南下,叶绍袁放弃了田园,带着还剩下的四个儿子出家为僧,这一天是八月二十九日,阴历甲辰日,于是开始写日记,日记的名字就叫做《甲行日注》。这个名字来源于《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评分日注,就是每日的注脚,也就是日记的意思。 1645年,清军南下,叶绍袁放弃了田园,带着还剩下的四个儿子出家为僧,这一天是八月二十九日,阴历甲辰日,于是开始写日记,日记的名字就叫做《甲行日注》。这个名字来源于《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评分日注,就是每日的注脚,也就是日记的意思。 1645年,清军南下,叶绍袁放弃了田园,带着还剩下的四个儿子出家为僧,这一天是八月二十九日,阴历甲辰日,于是开始写日记,日记的名字就叫做《甲行日注》。这个名字来源于《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评分日注,就是每日的注脚,也就是日记的意思。 1645年,清军南下,叶绍袁放弃了田园,带着还剩下的四个儿子出家为僧,这一天是八月二十九日,阴历甲辰日,于是开始写日记,日记的名字就叫做《甲行日注》。这个名字来源于《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大时代中一个在痛苦中寻求枯寂的文人。
评分和诗读起来极有意味。日记部分可见乱世动荡之中体面地生活是如何艰难。
评分受益于知堂的《夜读抄》,有幸接触了这小册明末江南遗民文学家叶天寥的日记。其妻沈宜修及其子女皆擅文墨,合著载于《午梦堂集》,其三女才媛小鸾未嫁而卒最负盛名,《疏香阁遗录》有传小鸾为林黛玉之原型。叶天寥明亡后隐于佛门,作此日记。其文锻铸于恩爱与苦难的双重冶炼,记述了苏南与浙西三年离情战乱的山野生涯,笔墨凄怆清丽,亦不乏闲适、悲谐语。
评分和诗读起来极有意味。日记部分可见乱世动荡之中体面地生活是如何艰难。
评分提到了苏州在剃发易服后喜用貂皮,演剧、游船、饮食等消费文化也愈发奢靡。这样的连续性,不愧是江南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