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时代

剩女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理达,出生于香港,自小随外交官父亲与语言学家母亲常驻国外。于哈佛大学修读东亚研究,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亚洲研究学学士学位,后在清华大学取得社会学博士学位。

1996年担任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1998年担任美国CNBC驻上海记者,之后以“美国之音”记者身份长期派驻北京。2002年荣获专业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优秀记者奖。作品散见于《纽约时报》等媒体。

李雪顺,1969年出生于重庆市武隆县,1992年大学毕业并从事英语教学工作,2010年晋升教授职称,并成为非虚构译坛新人。首部译著《寻路中国》获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1年新浪中国好书榜第一名和201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好书第一名,译著《江城》获第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奖、2012年新浪中国好书榜第二名和深圳读书月年度好书第七名,译著《奇石》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奖、新京报2014年度畅销类好书第一名、腾讯•商报2014年度“华文好书”文化类第二名,译著《中国十亿城民》获新浪中国好书榜2014年9月榜第六名等荣誉。其译风独具、译语地道、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喜爱和原作者好评。近期译著有《愿你永远幸福》《犹太食规中国行》等。可通过lixueshun@163.com与之交流阅读和翻译心得。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作者:洪理达
出品人:
页数:230
译者:李雪顺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9105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女性 
  • 女权 
  • 剩女 
  • 好书,值得一读 
  • 女性主义 
  • 我想读这本书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剩女”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群体吗?

北上广深的单身职业女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嫁人?

中国丈母娘推高房价是伪命题?

为何对女性而言,房产远比工资收入更重要?

“剩女”们积极向往婚姻,却在买房与财产分配上做出消极妥协。

历时五年的研究,283例访谈,揭穿“剩女” “大叔控”以及结婚买房、家庭暴力背后的隐秘真相。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前不久,一则海归女硕士相亲被辱的新闻上了热搜榜。据报道,这位34岁的单身女孩,被上海相亲角里的大妈大爷赤裸裸地歧视,最后还被同学戏称为“最美郊区房”。 其实,最近十几年,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女主人公总是被冠以一个带有歧视性的标签——剩女。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  

评分

花了一个晚上把这本书完全的看完,第一次知道在房子这个被大家努力压制下的不平等性,虽然早就知道社会是不平等的,但是揭露出来的时候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才感觉到这才是无可奈何,所谓的归属感并不等于幸福感,所谓的幸福感也并不等于所谓的婚姻的婚房,可能婚姻是坟墓这没有错...

评分

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我的邻居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他看了之后买了一本给我。 我看了之后其实非常喜欢。我觉得这本书揭露了中国的问题。也有很多的金句在里面:in one sense, “leftover” women don’t exist. They are a category of women concocted by the governmen...  

评分

在一幅流传甚广的漫画中,“画了一个戴着厚镜片眼镜(显示她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女子,从城堡高高的围墙后向外窥视。她的上方写着:‘为什么我的白马王子还设有骑着骏马出现?我要是再等下去,白雪公主都要变成老巫婆了!’她身处的塔上刻了三组黑体字:‘高学历、高职位、高...  

评分

在一幅流传甚广的漫画中,“画了一个戴着厚镜片眼镜(显示她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女子,从城堡高高的围墙后向外窥视。她的上方写着:‘为什么我的白马王子还设有骑着骏马出现?我要是再等下去,白雪公主都要变成老巫婆了!’她身处的塔上刻了三组黑体字:‘高学历、高职位、高...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让人瞠目结舌的书。国家为了维稳、提高人口素质、稳定房价,大肆污蔑女性,口号是妇联提出的,党媒跟着起哄,一群乌合之众,恶心!

评分

我才21岁不到,读这个是未雨绸缪么?读前三章,不理解何必把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建立在住房之上,到后面又觉得房子或许是在这个国家求生存的必备物质基础。李阳老婆那句话触目惊心:“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你放弃。”

评分

女性人口“赤字”,男性人口“盈余”的天朝。我早说过:剩女是个伪命题。认为剩女宣传仅仅是文化,是一种错误。它更是维持现有政治经济局面中既定性别秩序的政策性、策略性手段。将女性排除在社会经济权利和财富积累的过程之外。近10年间,天朝30万亿美元的房地产增值盛宴中,女性几乎是缺席的,各种调查数据,读来触目惊心。认为仅仅通过工作独立,靠工作收入而争取婚姻议价权的想法还是too naive,女人们长点心罢。多读社科书、女权书,少看言情剧,才能找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甚至,才能正确定义自己在一段感情和亲密关系中的位置。抽取博士论文的若干章节拼出来的一本小书,缺少注释被误解和挑剔为不专业,但观点本身是没有错误的。翻译非常流利晓畅,我这种边读边校的强迫症,只发现两处编校错误。难得。

评分

我希望更多的女性能阅读一下这本书。它并不厚,13万字,200页,个人感觉内容比较全面,大多数身边能遇到的事情,其中都有提及。“剩女”舆论的形成,原生家庭及婚姻家庭中财产的所属,家暴,多元性别群体……阅读的时候有几种情绪一直围绕着自己,愤怒,恐惧,以及悲哀。有些事情,你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更为清晰地体会到那种感觉,我很幸运,没有被剥夺出生的权利,有人想要剥夺我的财产但没有成功,找工作的时候就业歧视尚不严重,我没有屈服于外在的压力选择自己并不想要的婚姻,当然也不会有家暴加之于我的身上……我没有遭遇这些,但我看到过,听说过,我能感觉到,因为虽然现在没有遭遇,但我可能是下一个,我的亲人和朋友,都有可能是下一个。

评分

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改成的一本小书,最近天天在班车上看。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取样比较科学,异文化者的视角也很新颖,意识到了房产在婚姻中的作用,但个人感觉,结论偏绝对化了。有些数据和新闻还需查证,姑且存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