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一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 名的和平主义者,鼓吹欧洲的统一。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对人物的描写过于美化和模式化,不够客观。这本书只能当部文学作品看,不能当成人物的传记。可以从书中人物的选择看出茨威格赞赏的品质,从书中充满激情的文字读出茨威格的诗人本质。
评分读完这本书花了我几乎两周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花了太多时间用红铅笔在书上划下史蒂芬·茨威格的那些或美妙或雄壮的词句,它们有的是绝妙的比喻,有的是经典的论述,光是这些生花妙笔下的语言,就可以让此书名垂千古了。 从此书中可以看出来,茨...
评分全书的十个段落可以归纳为三大篇章来看: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人类发现之旅和思想上的激荡。 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茨威格所记录的三个历史瞬间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于不起眼的事件导致了最后的溃败或成就,从而影响了人类上百年的历史。政治版图的形成纵然是由...
评分茨威格以大部头的传记名世。这些历史特写与传记作品相似,充满了同情的了解(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辅之以深入的心理描画,一个个鲜活的“此时此地”在我们心里复苏。茨威格对主体内在的分析是超凡脱俗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中篇都是...
评分茨威格以大部头的传记名世。这些历史特写与传记作品相似,充满了同情的了解(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辅之以深入的心理描画,一个个鲜活的“此时此地”在我们心里复苏。茨威格对主体内在的分析是超凡脱俗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中篇都是...
可以当小说看,也只能当小说看
评分非常棒的小故事,适合中学生阅读。
评分买这本书时因为喜欢看高晓松的节目,他在节目中一再的推荐这本书,我方才慕名买下了,读了,这本书记叙的事情好像都是一些大人物的小时刻,赞扬的也不是惊天动地大师大事,而是一些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如同司马迁写的项羽一样,是各个世俗时代对于敢于追求真挚理想正义的人的赞颂,证明,人类并不完全是世俗的那样,从来都是如此
评分你要说是小说吧,又有史说;说是史吧,又确实是小说。茨维格好看的的作品那么多,这本书翻翻我就翻翻看了
评分你要说是小说吧,又有史说;说是史吧,又确实是小说。茨维格好看的的作品那么多,这本书翻翻我就翻翻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