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为志业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谈话录 文学 杨庆祥 文学批评 金理 當代文學
发表于2025-02-23
以文学为志业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我们怎么样叙述世界取决于我们怎么样认识这个世界,代际交流与批评的意义或许在此。
评分如何变得会说话?/学习如何讲话
评分匆匆看过。发现这本书是因为在复旦的在线课程网站听了金理的《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对他产生了兴趣。我这个假的“文学爱好者”竟然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同时代的年轻的文学评论家真的是...所以,读的体验很奇妙,类似于“自己身处的时代竟然被以这种方式讨论”的惊讶。又再发现“唐????青年文学评论奖”的获奖者都可找来一看。以一个相当真实的当代普通青年——仍然耽于一种普罗文化然后没有任何优长和嗜好——的身份,去探头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讲什么,真的很有趣。而且做到这些,我想,我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文化使命了——如果有这种东西的话。
评分非常好,非常有意思,可读性很强。这三位八零后青年学者真的非常优秀,功底扎实,问题意识很强,思路也很敏锐。当然,他们也获得了比同龄人优质很多的资源。金理老师的学术积累、思辨能力一定不是三个人里最弱的,但却是我从情感立场上最不喜欢的,完全是陈门那一套。最喜欢的是杨庆祥,真好啊!黄平也很优秀,他对现实的体认可能比杨还要敏锐,会接着读他的书(但不会读金理的????)。以及他们处理观点分歧的方式确实温文尔雅(这种分歧常出现在杨金之间)。最后三篇前辈评论,倪文尖最好,孙郁我不赞同但有点东西,张新颖基本没啥东西……
评分似乎没见多少人谈什么“90后文学”,“00后文学”(00后们有成年的了),那么八十年代确实是个特殊时期,特殊到需要专门整理,专门总结。好在这个时期也确实有属于它自己的文学批评家们。
杨庆祥,1980年9月生于安徽,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出版有《重写的限度》《分裂的想象》《现场的角力》等著作。曾获《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人民文学》2011年度青年批评家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理论奖,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金理,1981年1月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出版有《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历史中诞生: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年构形》等。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推选“2012年度青年批评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
黄平,1981年2月生于辽宁,文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出版有《贾平凹小说论稿》等著作。曾多次获《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
《以文学为志业》是三位“80后”学人的文学对话录。该对话录从自我的阅读经验、文学趣味、知识型构谈起,追问在当下语境中以“文学为志业”的人生蕴藉和担当使命。在此基础上,对话录由近及远,分别论述了“新世纪历史写作”“八十年代文学”“社会主义文学”以及“现代文学传统”“未来文学备忘录”等系列话题。因为“80后”的特殊身份,该对话录还专门论述了“80后写作与当下中国”的种种话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全面剖析了“80后”写作的历史和趋向。“三人谈”不追求统一的批评标准,相反,它在尽可能的限度上展示了一代人面对共同话题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立场。其中的一部分发表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作“80后学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以文学为志业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