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是李娟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全书分为记忆之中、角落之中和九篇雪三辑。原生态记录了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和感悟。全书文字明净,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人情,充满了朴野清新的气息。
十年前,作者在到处收集来的纸片上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写下她的生活和感悟,投稿到新疆的文艺期刊。一些资深的编辑认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不可能写出如此清新而有才华的作品。但新疆作家刘亮程将她挖掘出来,她的**部作品以《九篇雪》为名结集出版,人们才开始知道有个新疆女孩叫李娟。此后,她的散文在《南方周末》、《文汇报》陆续刊登,完全是天才的笔触,引起了文坛的震惊。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过完整高等教育、阅读范围主要限于金庸、琼瑶、一直生活在疆北荒野之地的女孩,能够写出如此清新、活泼、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文字。她的作品和图书相继荣获年度华文**散文奖,入评年度十大好书,很有可能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散文经典之一。
在本次全彩精装插图版上市前,作者亲自对原作做了一些文字修订工作,同时,请来了自己的好友——在北疆生活多年、对阿勒泰有着深厚感情的作家、摄影师康剑老师为全书配上了精美插图,以飨读者。
李娟,籍贯四川乐至县,1979年出生于新疆奎屯,1999年开始写作。长期居住在新疆阿泰勒地区,与母亲、外婆等亲人一起,以开小卖部、做裁缝等为生,跟随放牧的哈萨克人而流转在广袤的北疆阿尔泰山区。同时,种葵花、养鸡、放鸭子、到森林里检木耳,过着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生活,自由而宁静。其文字明净纯粹,多围绕个人体验展现新疆阿勒泰游牧地区的生存景观,以**清新之风引起了文坛震惊。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出版有个人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非虚构长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天山文艺奖”等。现生活于北疆地区,供职于新疆文联。
康剑,护林人,摄影人,偶尔写写散文。长期生活在喀纳斯湖周围的深山老林里,对这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强烈的眷恋。著有散文摄影集《喀纳斯自然笔记》等。
我那次去新疆喀纳斯湖走的陆路,从乌鲁木齐出发,整整一天,穿过沙漠、戈壁、草原。国道两边偶尔有树,风蚀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长着一丛丛红柳、梭梭等植物,显出斑驳灰暗的绿色。群山远远地,远在可以忽略不记的地方。眼前大地无垠伸展开去,伸进天空,荒凉的让人心里发虚...
评分这是一本很容易被错过的书,平白无奇的书名(《我的阿勒泰》),并不漂亮的装帧(拙劣ps技术的封面),作者的名字也不响亮,李娟,每个人都遇见过这种名字,可能是你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高中同学,反正这辈子你总是遇见她,然后忘掉她,它普通的就像李强、张强、王强一样,...
评分我那次去新疆喀纳斯湖走的陆路,从乌鲁木齐出发,整整一天,穿过沙漠、戈壁、草原。国道两边偶尔有树,风蚀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长着一丛丛红柳、梭梭等植物,显出斑驳灰暗的绿色。群山远远地,远在可以忽略不记的地方。眼前大地无垠伸展开去,伸进天空,荒凉的让人心里发虚...
评分读到李娟的文字是一种幸运,就像当年读到的三毛。有幸接触过她们的读者不可能不心生一番比较,比较是饶有趣味的。比于三毛,李娟显得底气不足,没有遍游世界的经历,没有异国他乡的漂泊,仅以一个小裁缝的身份在新疆的阿勒泰度过青春的年华,经历与见识的不可比,看来是丝毫无...
这是我读的第多少本李娟了啊,一如既往带给我宁静与安慰。
评分还是那个不变的李娟,但是不禁开始好奇她现在的生活。这个版本多了很多配图,但是恕我直言基本都是败笔。书是个合辑,建议如果入手的话,还是旧版本会更加良心一些。最喜欢第二部分“角落之中”《乡村舞会》、《弹唱会上》、《木耳》。
评分2年多后重读 依然喜欢 读的时候想,李娟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不管是她的经历还是文字
评分这是我读的第多少本李娟了啊,一如既往带给我宁静与安慰。
评分收几本李娟的书,不急着读,哪个难得空闲的下午一边喝什么都不放的袋泡茶,一边读几篇消磨时间。最喜欢《睡觉》和《画满羊角》这两篇。然而配图什么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