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谷川俊太郎(Shuntaro Tanikawa 1931~)
日本著名的當代詩人,劇作家、散文家、翻譯家。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都立豐多摩高中。17歲(1948年)開始詩歌創作並發表作品。21歲(1952年)出版首部個人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
除了寫詩,也創作童謠、童話和繪本,並譯介海外優秀繪本無數。1983年以《日日的地圖》獲讀賣文學獎。此外亦曾獲音樂作詞獎、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日本翻譯文化獎⋯⋯等。
譯者簡介
林真美
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推廣親子共讀繪本多年,為「小大讀書會」之發起人。
策劃【大手牽小手】、【沒大沒小】等系列(遠流出版),譯介許多經典繪本。目前在大學兼課,講授「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等課程。著有《繪本之眼》(天下雜誌出版)一書。
喜歡喪禮多過婚禮,愛情是男人的戀母情結,大便、小便就是生存的極致表現⋯⋯
透過他,看見一個人生活的理想:熱情、孤獨、優雅和自在。
谷川俊太郎,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為一個人生活辯護,爽朗幽默公開個人的食衣住行;睿智大方暢談生死與美學。
關於吃──
我的飲食生活非常隨性。我在想,每天照著婦女雜誌上拍的照片擺盤,吃著婦女雜誌上介紹的美食大餐,總覺得那會使日常感消失,光想到人得活在愛情文藝片裡才行,就覺得肩膀開始酸痛了。
關於穿──
穿上正式晚禮服或燕尾服就代表進入了某個特殊的社交圈,自己好像得假扮成另一個人,真讓人覺得難堪,而且會覺得自己好像在學西方的猴子舉手投足。
關於家庭──
對男人來說,家庭這著基地經常是他們戀母情結的歸依所在,我是到了這個年紀,好不容易才察覺到這點。
關於死亡──
不管是安詳的死去,或是痛哭離去,死亡本身並無輕重。唯有活著的人,可以對此議論,對於留下這茶餘飯後的話題,生者有必要向死者感謝致意。
關於老年──
不面對老與死,是無法和自己好好相處的。對於再過不久就要和自己道別這件事,我並不會覺得反感,我對自己的寬待,或許也意味著我對自己也很沒輒吧!
喜歡喪禮多過婚禮──
婚禮,想必是離不開「未來」這個緊箍咒。出席者面對眼前的兩位年輕人,怎能不想著他們的未來呢?相對於此,喪禮不涉及未來,所以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也不會一想到未來就心情沈重。
午睡也要有條件——
二十歲上下或是還乳臭未乾的傢伙就沒有資格「午睡」。不論父母的荷包有多滿,啃老族只要「晝寢」就夠了。要搆得上「午睡」的邊,就算尚未進入花甲,至少也要有兩三根白髮才行。
生死(技)術比生死觀重要──
我雖然喜歡莫扎特或佛瑞的安魂曲,但並不希望喪禮中放這樣的音樂。因為我活著的時候都是說日文、寫日文,萬一音樂讓我闖入語言不通的西方天堂或地獄,那我可是敬謝不敏。
當然,還有關於音樂、繪畫、詩與創作。
刚选择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就是讲一个人生活,怎么生活,一个人生活遇到的那些问题等等。读到“要想心中有余裕,必先经济有富余。”我想到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对到再也不能太对了,但是慢慢读下去,我发现了更不一样的答案,和不一样的东西,我开始对我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到底喜...
评分 评分刚选择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就是讲一个人生活,怎么生活,一个人生活遇到的那些问题等等。读到“要想心中有余裕,必先经济有富余。”我想到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对到再也不能太对了,但是慢慢读下去,我发现了更不一样的答案,和不一样的东西,我开始对我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到底喜...
评分秋末冬初的边界并不清晰,但可以确定的是,昼短而夜长,夜长而心里徒生几分寥落。 每天伴随我返家的不再是傍晚夕阳,而是夜色下的人造光亮,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只有呼吸着干爽清凉的空气事,才会体会到晚秋的一点可爱之处。干燥的风与朗朗晴空,告别了长达数月的潮湿、燥热和...
评分早晨六点起床,轻松在花草香气和初夏风中行走。 早餐后,我其实有几件紧要的事应该做,需要对某件事做个决定和回复,需要拟一份合同,需要看一些资料。但我抽出了谷川俊太郎先生的《一个人生活》。 随手从中间翻阅。平常的字录写着日常的生活,却是极好看。一时也不知什么原因...
和诗的清透比起来 散文沉沉的 好像很多没想明白的话都被按断在笔尖
评分和诗的清透比起来 散文沉沉的 好像很多没想明白的话都被按断在笔尖
评分很朴实的小品文。但是跟一个人的生活装态也没什么太大关系,更多的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点感悟。
评分虽然很多切身的事是无法用言语文字说出来,有这种无以言说的秘密感觉也是一种幸福。
评分很朴实的小品文。但是跟一个人的生活装态也没什么太大关系,更多的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点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