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卫所政区研究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明史 卫所 历史地理 明清史 制度史 军事史 历史 李新峰
发表于2025-02-02
明代卫所政区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提及明清卫所制度的研究,一长串的名字,吴晗、王毓铨、顾诚、谭其骧、周振鹤、陈文石、于志嘉、郭红、梁志胜、彭勇、张金奎……名家辈出。
评分值得一读,颇有新意
评分明代政区研究的必读之作,纠正了很多之前我们对于明代政区问题的错误认识。明代都司卫所系统并没有切割原属州县的田地与人口,也没有明确的行政边界,并非独立的行政区划单位,本质上属于司府州县的辅助政区系统。作者还将州(包含直隶州与散州)与司、府县视为同一性质的单独一级行政区划,揭示了明代区划制度直隶与分管并存的模式。明代政区中上级单位并非平行管理下一级单位,而是第一级单位尽量直接管理核心区域的第三级单位、委托第二级单位管理周边区域,层级之间存在普遍的、制度化的越级管理。这是明朝承袭乃至强化元代直隶/分管理念的结果。由于清代回归层级结构,因此州不再作为独立的区划层级,而分属府、县层级,以至于清朝修编明史时也未能准确判断明代州的区划等级。同时明代的府司卫所系统也同省府州县一样遵循直隶/分管模式的圈层结构
评分对我这个外行来说就是单纯的看看热闹,政区制度本身就是个挺枯燥的话题,但是作者搜罗史料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绪论中提到以国家制度为主体的制度史观下,能够建立起包罗万象的历史认识体系。此话倒是意味深长,多少有对明清社会史热潮的回应和反思。关于卫所制度,本书的基本结论是其性质为府州县的辅助政区,并非独立的行政区划单位。关于明代政区的定位,作者从“直隶/分管”模式加以理解,其介于宋金与清代层级结构中间,为元明两代的特色,且明朝全国区划体系实际就是元代一行省的放大版,这个观点对于理解元明清三代的关系颇为重要。
评分118。 16年接连出了两本水平那么高的书…膜 扎实清晰的论证,有力的批评和修正了顾诚先生对于明代疆土管理两大体系的理论,并且搞清楚了沿海、内陆边疆各部分卫所不同的属性和形态。最后提出的“直辖/分管”理论和圈层结构极具解释效益(虽有一些没太理解orz)。 虽然被论证彻底说服,然而和很多解释效力很强、试用全国范围的解释框架一样,省略了如前文一样详实的考辨总会让人疑虑,这样一个推及全国的精巧结构,到底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还是无意识下某种历史发展的后果…如果是前者,明初开国这群人边打天下边开脑洞还结合历史现实惯性,还要加上在这么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强大的执行力,也太强了吧… 另,虽无关本书宏旨,还是好奇《诸司职掌》那400万顷的土地到底该怎样解释呀(:3_ヽ)_毕竟看顾诚先生的书入的坑…
李新峰,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明史,中国古代军事史,中国历史地理;明代军事制度,明中期社会史、担任本科教学:中国通史(古代史部分),中国古代军事史专题。
本书从准实土卫所和建置沿革入手,探讨明代卫所的行政区划制度。第一章以普遍统计,归纳沿海卫所的政区形态;第二章选三种现象,观察边地卫所的实土程度;第三章选四项疑难记载,考证建置沿革;结语则推论明代卫所乃至全体政区的基本模式。本书结论倾向于对史实的简单化理解:都司卫所为省府 州县的辅助政区系统,建置沿革的复杂记载背后往往是简单史实,明代政区体系可以视为一个遵循直隶/分管模式的圈层结构。此外,本书草创一份明代方志工作目录,以裨读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明代卫所政区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