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乏米蘭·昆德拉的批評深度,深具羅蘭·巴特爾的解構氣質;但,他比昆德拉有更立體的愛情思維,比巴特爾更熨帖戀人的愛情神經。他激活我們全新的閱讀體驗。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無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裏的小旅行》(2009)、《寫給無神論者》(2012)、《新聞的騷動》(2015)。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爱情,是生生不息的话题,也是不朽的人生主题。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纷纷采用不同的艺术来讴歌和赞美爱情。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王子和公主式的爱情喜剧,最终的结局大都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婚姻面前,爱情能够坚持...
評分爱情,是生生不息的话题,也是不朽的人生主题。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纷纷采用不同的艺术来讴歌和赞美爱情。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王子和公主式的爱情喜剧,最终的结局大都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婚姻面前,爱情能够坚持...
評分 評分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优美的文笔,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 -- 又或者,爱情也就只是如此这般的东西。不论爱上的是谁,和谁结为连理,都会变得憎恨对方,无性,对诱惑心头惴惴,在争吵和冷战中抚养大孩子,变老。 这种称为人生的旅程,名为婚姻的誓言里,你像感受病痛一样感受到了...
評分爱的进化论 阿兰·德波顿 76个笔记 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译者序 随笔作家。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 爱的本质,与其说是一份激情热忱,还不如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