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来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是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之二,由一组虚幻时空的作品构成,写的是本世纪长大而活到下世纪的知识分子,在跨世纪的生存过程中,回忆他们的上辈,描述他们的上辈,描述他们自己的人生。
三个短篇既独立又充满内在联系。叙事者“我”都是生活在白银时代的“艺术家”,但他们追忆的主题又都是当年那个露出荒唐意味的黄金时代。其实,所谓艺术家们的命运,从久远的过去到遥远的未来,都是一样的。 “我”有两个舅舅。一个是写小说的,另一个是画画的。写小说的那位...
评分看了前面几十页的时候,都差点放弃不想看了,因为真心没看懂。 到了后面,讲主人公自己作为小说家、哲学家的人生,讲他舅舅的人生,讲他小舅舅无执照画家的人生。 在这本书里,文人、诗人、小说家、画家,因为创作出了一些超前的、不为‘大众’可理解的东...
评分热寂理论(Heat death)是描述宇宙终极命运的一种理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
评分未来世界还是过去世界其实写的都是现在。不管是被抽屁股还是受鞭刑,人都生活在荒诞和恐惧之中,诙谐不能消解荒诞和恐惧,只是深藏起来。那种无奈和苦闷,人们看得到的自然看到,看不到的笑笑也好。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评分《白银时代》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第二本,其逻辑顺序是:黄金时代描写的是现实生活、白银时代描写的是未来生活、青铜时代的故事发生在过去。其中的中篇小说《白银时代》叙述的故事,与其说发生在未来,不如说以作者抽象化的现实为背景。这种结构,让作者的想象与叙述...
4.0
评分「25」 这本比黄金时代好懂啊,短评是怎么肥四? 虽然论想象或寓言不如奥威尔也不及赫胥黎啦,拔过,俺还是爱看小波嘲讽社会主义。
评分反乌托邦!小波老师的思维让人折服感叹!写的是未来,其实也的就是现在。赤裸裸的现实,血淋淋的现在
评分补标
评分小波笔下的乌托邦就是极权社会的现实写照,所有人的才华和个性都被压抑限制,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行事,否则就要被隔离“教育”。对我来说,这本小说还是稍显晦涩,不如“黄金时代”纯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