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都柏林人》一共由15篇短篇小说组成,以写实和讽刺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期都柏林中下阶层的生活,精神瘫痪和死亡贯穿全书。背景是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其中人物形形色色,有逃学的男孩、死了亲人的老处女、思春的少女、狡诈的流浪汉等等。
1 《姐妹们》 宗教、信仰及其幻灭,冷漠,呆滞 2 《偶遇》 少年与老年,人生各个阶段的断裂,潜藏在心中的变态 3 《阿拉比》 爱的虚妄,虚荣心,冲动 4 《伊芙琳》 爱的虚妄,自己与责任的冲突,责任与感情,意志力之不可避免的软弱 5 《车赛以后》 虚荣,庸俗,“欢乐”的...
评分乔伊斯自言是以“一种处心积虑的卑琐的文体”写作本书,这是我看完后才得知的。是的,跟<尤利西斯>相比的确称得上是。 第一人称叙述只存在于并完全占据了童年部分的三篇小说,可以说是对角色意识最全知的三篇。乔伊斯也很理所当然地捉住了这个机会,一照面就更为直接地向读者...
评分什么是小说和什么是好的小说,这是两个问题。前者智者见者,而且可以有若干种分类,但对于后者,有而且只有一个本质用来衡量:洞察人性的幽微与复杂。伟大、卓越和经典的小说,在我看来,至少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卓越的前瞻性。 《都柏林人》不仅符合这以上特质,且还有两个不...
评分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Escape and fail to escape. 1914年出版的Dubliners 十五篇短篇小说描述都柏林以及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 到处是对教会、政治家等所谓“上层建筑”的讽刺和不满//文学家丧起来要让全世界读者陪着一起丧 // 由于读者对爱尔兰历史及当时政治、文化背景缺乏基本认识 读起来略吃力 另 没有完美的译文 结合王逢振老师译本和英文版读完
评分3.意识流地谈孤独,情绪的共鸣穿越了地理和时间。 >刹那间,人间所有的惊涛骇浪在她心头激荡。他在把她拉进波涛中,要把她给淹没了。 >他觉得自己是个被人生的盛宴排斥在外的人。 >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评分文理自然 姿態橫生
评分平凡生活下的暗涌
评分这本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十五篇小短篇构建了一整个都柏林;与宗教有关的几篇无感;极喜欢《死者》一篇,从故事到结构全都美到闪闪发光,一个全文都没有出现过的死去的年轻人,但在结尾处,寥寥几笔有关他曾经站在雪地里的大树下向自己喜欢的姑娘窗户掷小石子的画面,却比任何场景都令人印象深刻。人与人之间的逢场作戏、赞美、讽刺、热烈或者冷眼以对,甚至爱情,是否会比几十年前一个死者掷的一颗小石子要来的真实?喜欢乔伊斯故事讲到高声处突然戛然而止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