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 艾玛·拉金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80
译者:王晓渔
出版时间:2016-10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30657
丛书系列:三辉书系:行路人
图书标签:
  • 奥威尔
  • 缅甸
  • 纪实
  • 传记
  • 游记
  • 艾玛·拉金
  • 政治学
  • 美国
  • 乔治·奥威尔
  • 缅甸
  • 文学旅行
  • 政治讽刺
  • 英式散文
  • 殖民历史
  • 自由思想
  • 小说研究
  • 现实主义
  • 社会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20年代,乔治·奥威尔曾作为大英帝国的警察在缅甸生活了五年。五年后,他突然毫无预兆地返回英国递交辞呈,开始了写作生涯。而缅甸则以各种形式在他的书中出现:《缅甸岁月》《动物农庄》《一九八四》,以及他未完成的作品《吸烟室的故事》等等。

美国记者艾玛·拉金重访了奥威尔 在缅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曼德勒、渺弥亚、仰光、毛淡棉、杰沙… 她试图为一些问题寻找答案:是什么样的经历促使奥威尔放弃了殖民地生活,转而从事写作?又是什么让缅甸这个地方变得如此贫穷和悲惨?拉金复原了奥威尔这段几乎被所有研究者忽略的生活经历,并写出了奥威尔对今日缅甸的精神影响。与此同时,她带着奥威尔的清醒和观察力,刻画了在殖民幽灵与独裁统治的交缠下,缅甸日常生活的矛盾与荒诞,以及人们的恐惧与希望。

作者简介

艾玛·拉金 Emma Larkin,美国记者,在亚洲出生和成长,后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缅甸语。她以曼谷为基地,对亚洲进行广泛报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访问缅甸。

译者 王晓渔,文化学者,现供职于同济大学。

目录信息

前 言 001
第一章 曼德勒 007
第二章 三角洲 059
第三章 仰 光 105
第四章 毛淡棉 153
第五章 杰 沙 201
后 记 251
致 谢 255
新版后记 259
译后记 26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嘉宾简介】 李静,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北京日报》副刊编辑。著有话剧《大先生》,批评随笔集《捕风记》、《必须冒犯观众》等。 庄秋水 《东方历史评论》高级编辑,专栏作家,腾讯·大家签约作家,出版作品有《三百年来伤国乱》《风入罗衣》等。 王晓渔,文化学者,现供职...  

评分

这篇书评所遭遇的,恰是对本书最好的评论。 国人向来喜欢看国际新闻,并给以羡慕或庆幸的褒贬,同时不屑于那些只关心身边事的某些发达国家人民。国人对国内新闻事件的褒贬,基本如出一辙条件反射似地因昨天、今天、明天所看到的消息而愤怒于时时完全对立的双方。不及真相揭开,...  

评分

#阅读时光#《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辅助材料:电影《昂山素季》(吕克贝松导演);《缅甸岁月》(作者乔治·奥威尔)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缅甸的历史和现在其实并没有什么了解,这十几年来缅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本书的作者美国记者艾玛·拉金于20世纪90年代在缅甸旅...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原著出版于2004年,而今日的缅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本书所呈现的那个缅甸,虽然只是作者的个人记忆,却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今日缅甸的变革承受了怎样的代价,记住这代价,让它从个人记忆汇成集体记忆,这变革才能巩固而继续

评分

这是缅甸的过去,希望不是缅甸的未来,更希望不是某国的未来

评分

书名很有误导性,作者除重走一遍奥威尔的缅甸之路以外,其余都是在写风土人情和景点历史,读起来更像是游记,稍微讲了下极权、殖民地主义,但也是点到即止,没有太深的东西。过去的缅甸比现在的中国可怕,也更接近奥威尔《动物农场》与《1984》的预言。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后者正在走前者的老路。

评分

书写既深又浅,很纠结。顶多是热爱文学的外国人写的游记。

评分

这是缅甸的过去,希望不是缅甸的未来,更希望不是某国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