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1891-1962)
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
民国文人中的“失踪者”
中国现代重要的实业家、法国文学翻译家
1919年赴法留学,归国后偏安于巴山蜀水,在作家群中既非京派亦非海派;既不属“左联”,又不归延安。新文学史中,他是一位创作上的“离群索居者”。
在政治氛围浓厚的三十年代,他坚持保留非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几个长篇写活了一方文化、血脉,也写活了世俗之人挣而不脱的局限和悲哀。
《死水微澜》:本来只是一个女人,对现实和道德的拼死抵抗。但故事发生在一九一零年代的天回小镇,特定时代环境拓展了整个作品的气象。通过描写镇子里这些世俗之人生活中的一丝“波动”,表现出恒常萦绕于人的苦痛、局限、悲伤。探讨了外在的寄托是否真能给生命本身 带来安慰。这一切发 生 在 一个偏远小镇,曾激烈地冲撞过,却又像什么没有发生……所以才是,死水微澜。
·
作者写纷纷芸芸的市井小人,写偏远的天回小镇,却窥探了时代的秘密和人类的情感。
·
写的都是平凡人本质的生存状态,也就让《死水微澜》成了一部不塑造英雄的现实主义小说。
·
【名人推荐】
·
我很喜欢李劼人的作品,尤其欣赏他小说中对女性心理的描写,我认为他是中国的莫泊桑。——马悦然
·
“中国的左拉”——郭沫若
·
鲁迅,茅盾之后第一人。——巴金
·
当代还没有比李劼人更成功的作家。 ——曹聚仁
这本书看完了之后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之于我一个四川人而言,感觉这本书更贴切的名字应该是“Moment in Chengdu ”。可是不同于写给外国人看的《京华烟云》,在同样的大时代下(清末,义和拳,八国联军侵华),我觉得这本土生土...
评分另一种方式的书评。 无论哪一次读这部小说都会被深深的震撼,却无法用言语完整表达出来。今年的某天想到了这样一个动机,于是根据《死水微澜》的故事,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和这样的一首歌。算是一种尝试,并不算成功。 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如果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一定更容易理...
评分有人说李劼人是中国的“左拉”,左拉的书我没读过,不好置评。也许李劼人真有模仿左拉的嫌疑,但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你很难找到像李劼人一样的作家。李劼人是一个异数,不同于那个时代任何一位中国作家,他远离整个现代文学文坛独自生长,自开自落,在无人之处暗吐芬芳,你...
评分这本书看完了之后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之于我一个四川人而言,感觉这本书更贴切的名字应该是“Moment in Chengdu ”。可是不同于写给外国人看的《京华烟云》,在同样的大时代下(清末,义和拳,八国联军侵华),我觉得这本土生土...
评分我现在满脑子成都的白片肉……
评分成都版的包法利夫人?但是罗歪嘴和邓幺姑的爱情明显要轰轰烈烈得多了。视角发生过好多次转换,连顾天成的女儿招弟也有一段主视角看成都里面郝公馆的生活,在不同人眼中,彼时的成都、官府、教民、帮会、小市民的生活被细致地还原出来。教民的争斗被放在一段爱情和复仇的争端里展现,犹记得郝公馆里的太太们对皇帝被洋人打出北京全然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才觉得历史在当时人眼里仍然脱不出油盐酱醋一般的喜怒哀愁。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生动的生活场景和语言,细细读下来十分熨帖。
评分是最早看的一本小说了,大一,在生死场之前。查包法利夫人资料的时候发现,李劼人是受其影响写的这本。印象中是有个漂亮女人,小镇气息,世事投进去的微鸣。找机会再看一遍。
评分本书惊现惊天接盘侠——顾天成!!! 说回本书,因为自己名字与李劼人有一个共同劼字,故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闲暇时常去川师大附近他的故居菱窠闲逛,这次终于读完他的名作《死水微澜》。这本书将清末民初成都市井人物描绘得很到位,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情爱和社会现状,荒诞可笑的同时也是时代车轮下的缩影。
评分窥探旧社会成都乡村八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