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 础
第1章 性能问题 2
1.1 需要为性能做规划吗 2
1.1.1 需求分析 2
1.1.2 分析与设计 4
1.1.3 编码和单元测试 4
1.1.4 集成和验收测试 6
1.2 为性能而设计 6
1.2.1 缺乏数据库逻辑设计 6
1.2.2 实现通用表 7
1.2.3 未使用约束加强数据完整性 7
1.2.4 缺乏数据库物理设计 7
1.2.5 未正确选择数据类型 8
1.2.6 未正确使用绑定变量 8
1.2.7 未利用数据库高级特性 8
1.2.8 未使用PL/SQL进行以数据为中心的处理 9
1.2.9 执行不必要的提交 9
1.2.10 持续打开和关闭数据库连接 9
1.3 你真的面临性能问题吗 9
1.3.1 系统监控 10
1.3.2 响应时间监控 10
1.3.3 强迫性调优障碍 10
1.4 如何处理性能问题 11
1.4.1 业务视角和系统视角 11
1.4.2 问题的编录 12
1.4.3 解决问题 12
1.5 小结 15
第2章 关键概念 16
2.1 选择率和基数 16
2.2 什么是游标 17
2.3 游标的生命周期 18
2.4 解析的工作原理 20
2.4.1 可共享游标 22
2.4.2 绑定变量 25
2.5 读写数据块 35
2.6 检测 36
2.6.1 应用程序代码 37
2.6.2 数据库调用 39
2.7 小结 42
第二部分 识 别
第3章 分析可重现的问题 45
3.1 跟踪数据库调用 45
3.1.1 SQL跟踪 45
3.1.2 跟踪文件的结构 57
3.1.3 使用TRCSESS 59
3.1.4 探查器 60
3.1.5 使用TKPROF 60
3.1.6 使用TVD$XTAT 70
3.2 探查PL/SQL代码 79
3.2.1 使用DMBS_HPROF 79
3.2.2 使用DBMS_PROFILER 85
3.2.3 触发探查器 89
3.3 小结 90
第4章 实时分析不可重现的问题 91
4.1 分析路线图 91
4.2 动态性能视图 93
4.2.1 操作系统统计信息 93
4.2.2 时间模型统计信息 94
4.2.3 等待级别和等待事件 96
4.2.4 系统和会话统计信息 100
4.2.5 度量值 101
4.2.6 当前会话状态 102
4.2.7 活动会话历史 103
4.2.8 SQL语句统计信息 111
4.2.9 实时监控 112
4.3 使用Diagnostics Pack和Tuning Pack进行分析 115
4.3.1 数据库服务器负载 115
4.3.2 系统级别分析 116
4.3.3 会话级别分析 120
4.3.4 SQL语句信息 122
4.4 不使用Diagnostics Pack进行分析 125
4.4.1 数据库服务器负载 125
4.4.2 系统级别分析 126
4.4.3 会话级别分析 129
4.4.4 SQL语句信息 130
4.5 小结 131
第5章 不可重现问题的事后分析 132
5.1 知识库 132
5.2 自动工作负载存储库 133
5.2.1 执行配置 133
5.2.2 捕获快照 134
5.2.3 管理基线 135
5.3 Statspack 136
5.3.1 执行安装 137
5.3.2 配置存储库 137
5.3.3 捕获和清除快照 138
5.3.4 管理基线 139
5.4 使用Diagnostics Pack进行分析 140
5.5 不使用Diagnostics Pack进行分析 140
5.6 小结 145
第三部分 查询优化器
第6章 查询优化器简介 148
6.1 基础知识 148
6.2 体系结构 150
6.3 查询转换 152
6.3.1 计数转换 152
6.3.2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153
6.3.3 “或”扩张 153
6.3.4 视图合并 154
6.3.5 选择列表裁剪 155
6.3.6 谓词下推 156
6.3.7 谓词迁移 158
6.3.8 非重复放置 158
6.3.9 非重复消除 159
6.3.10 Group-by放置 159
6.3.11 Order-By消除 160
6.3.12 子查询展开 160
6.3.13 子查询合并 161
6.3.14 使用窗口函数移除子查询 162
6.3.15 联接消除 162
6.3.16 联接因式分解 163
6.3.17 外联接转内联接 163
6.3.18 完全外联接 164
6.3.19 表扩张 164
6.3.20 集合操作联接转变 165
6.3.21 星型转换 166
6.3.22 物化视图查询重写 166
6.4 小结 166
第7章 系统统计信息 167
7.1 dbms_stats包 167
7.2 有哪些系统统计信息可用 168
7.3 收集系统统计信息 170
7.3.1 无工作负载统计信息 170
7.3.2 工作负载统计信息 171
7.3.3 在无工作负载统计信息和工作负载统计信息之间进行选择 174
7.4 还原系统统计信息 174
7.5 使用备份表 175
7.6 管理操作的日志记录 176
7.7 对查询优化器的影响 177
7.8 小结 182
第8章 对象统计信息 183
8.1 dbms_stats包 183
8.2 有哪些对象统计信息可用 185
8.2.1 表统计信息 186
8.2.2 列统计信息 187
8.2.3 直方图 189
8.2.4 扩展统计信息 200
8.2.5 索引统计信息 205
8.2.6 分区对象统计信息 206
8.3 收集对象统计信息 207
8.3.1 目标对象 208
8.3.2 收集选项 212
8.3.3 备份表 217
8.4 配置dbms_stats包 218
8.4.1 传统方式 218
8.4.2 现代方式 219
8.5 处理全局临时表 221
8.6 处理挂起的对象统计信息 222
8.7 处理分区对象 223
8.7.1 挑战 223
8.7.2 增量统计信息 226
8.7.3 复制统计信息 228
8.8 调度对象统计信息的收集 229
8.8.1 10g方式 229
8.8.2 11g和12c方式 231
8.9 还原对象统计信息 232
8.10 锁定对象统计信息 234
8.11 比较对象统计信息 236
8.12 删除对象统计信息 238
8.13 导出、导入、获取和设置对象统计信息 239
8.14 管理操作的日志记录 239
8.15 保持对象统计信息为最新的策略 241
8.16 小结 242
第9章 配置查询优化器 243
9.1 配置还是不配置 243
9.2 配置路线图 244
9.3 设置正确的参数 245
9.3.1 查询优化器参数 246
9.3.2 PGA管理 260
9.4 小结 266
第10章 执行计划 267
10.1 获取执行计划 267
10.1.1 EXPLAIN PLAN语句 267
10.1.2 动态性能视图 270
10.1.3 自动工作负载存储库和Statspack 272
10.1.4 跟踪工具 274
10.2 dbms_xplan包 277
10.2.1 输出 277
10.2.2 display函数 281
10.2.3 display_cursor函数 286
10.2.4 display_awr函数 288
10.3 解释执行计划 289
10.3.1 父?子关系 290
10.3.2 操作的类型 292
10.3.3 独立操作 292
10.3.4 迭代操作 295
10.3.5 无关联组合操作 295
10.3.6 关联组合操作 297
10.3.7 分而治之 305
10.3.8 特殊情况 307
10.3.9 自适应执行计划 310
10.4 识别低效的执行计划 314
10.4.1 错误的估算 314
10.4.2 未识别限制条件 316
10.5 小结 317
第四部分 优 化
第11章 SQL优化技巧 320
11.1 修改访问结构 321
11.1.1 工作原理 321
11.1.2 何时使用 322
11.1.3 陷阱和谬误 322
11.2 修改SQL语句 322
11.2.1 工作原理 322
11.2.2 何时使用 323
11.2.3 陷阱和谬误 324
11.3 hint 324
11.3.1 工作原理 324
11.3.2 何时使用 330
11.3.3 陷阱和谬误 330
11.4 修改执行环境 332
11.4.1 工作原理 332
11.4.2 何时使用 334
11.4.3 陷阱和谬误 334
11.5 存储概要 334
11.5.1 工作原理 335
11.5.2 何时使用 343
11.5.3 陷阱和谬误 343
11.6 SQL配置文件 344
11.6.1 工作原理 345
11.6.2 何时使用 357
11.6.3 陷阱和谬误 357
11.7 SQL计划管理 358
11.7.1 工作原理 359
11.7.2 何时使用 372
11.7.3 陷阱和谬误 372
11.8 小结 373
第12章 解析 374
12.1 识别解析问题 374
12.1.1 快速解析 375
12.1.2 长解析 380
12.2 解决解析问题 381
12.2.1 快速解析 381
12.2.2 长解析 387
12.3 避开解析问题 387
12.3.1 游标共享 388
12.3.2 服务器端语句缓存 390
12.4 使用应用编程接口 392
12.4.1 PL/SQL 392
12.4.2 OCI 395
12.4.3 JDBC 396
12.4.4 ODP.NET 398
12.4.5 PHP 399
12.5 小结 400
第13章 优化数据访问 401
13.1 识别次优访问路径 401
13.1.1 识别 401
13.1.2 误区 403
13.1.3 原因 405
13.1.4 解决方案 406
13.2 弱选择性的SQL语句 409
13.2.1 全表扫描 409
13.2.2 全分区扫描 411
13.2.3 范围分区 411
13.2.4 散列和列表分区 422
13.2.5 复合分区 422
13.2.6 设计要素 424
13.2.7 全索引扫描 426
13.3 强选择性的SQL语句 429
13.3.1 Rowid访问 429
13.3.2 索引访问 430
13.3.3 单表散列群集访问 468
13.4 小结 470
第14章 优化联接 471
14.1 定义 471
14.1.1 联接树 471
14.1.2 联接的类型 475
14.1.3 限制条件与联接条件 478
14.2 嵌套循环联接 479
14.2.1 概念 479
14.2.2 两表联接 480
14.2.3 四表联接 481
14.2.4 缓冲区缓存预取 482
14.3 合并联接 484
14.3.1 概念 484
14.3.2 两表联接 485
14.3.3 四表联接 488
14.3.4 工作区 489
14.4 散列联接 494
14.4.1 概念 494
14.4.2 两表联接 495
14.4.3 四表联接 496
14.4.4 工作区 498
14.4.5 索引联接 498
14.5 外联接 499
14.6 选择联接方法 499
14.6.1 First-Rows优化 500
14.6.2 All-Rows优化 500
14.6.3 支持的联接方法 500
14.6.4 并行联接 500
14.7 分区智能联接 501
14.7.1 完全智能化分区连接 501
14.7.2 部分智能化分区联接 504
14.8 星型转换 505
14.9 小结 511
第15章 数据访问和联接优化之外 512
15.1 物化视图 512
15.1.1 工作原理 512
15.1.2 何时使用 530
15.1.3 陷阱和谬误 531
15.2 结果缓存 531
15.2.1 工作原理 532
15.2.2 何时使用 538
15.2.3 陷阱和谬误 538
15.3 并行处理 539
15.3.1 工作原理 540
15.3.2 何时使用 567
15.3.3 陷阱和谬误 567
15.4 直接路径插入 571
15.4.1 工作原理 572
15.4.2 何时使用 574
15.4.3 陷阱和谬误 574
15.5 行预取 575
15.5.1 工作原理 575
15.5.2 何时使用 579
15.5.3 陷阱和谬误 580
15.6 数组接口 580
15.6.1 工作原理 580
15.6.2 何时使用 583
15.6.3 陷阱和谬误 583
15.7 小结 583
第16章 优化物理设计 584
16.1 最优列顺序 584
16.2 最优数据类型 586
16.2.1 数据类型选择中的陷阱 586
16.2.2 数据类型选择最佳实践 589
16.3 行迁移和行链接 591
16.3.1 迁移与链接 591
16.3.2 问题描述 593
16.3.3 问题识别 593
16.3.4 解决方案 594
16.4 块争用 594
16.4.1 问题描述 594
16.4.2 问题识别 595
16.4.3 解决方案 599
16.5 数据压缩 602
16.5.1 概念 602
16.5.2 要求 603
16.5.3 方法 603
参考文献 606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