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與判斷

責任與判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

1906年齣身於德國的猶太哲學傢,是存在主義哲學傢海德格與雅斯培的學生,在納粹統治時移居美國,一生關注猶太民族的命運,積極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拯救猶太文化。鄂蘭著作豐富,當中《極權主義的起源》奠定瞭她政治哲學傢地位,並一度成為左右美國學術潮流之思想傢,是近代重要的女性哲學傢之一。在鄂蘭眾多重要著作中,包括瞭《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平凡的邪惡》、《論革命》、《共和危機》、《心智生命》、《黑暗時代群像》等。

譯者簡介

蔡佩君

政治大學政治學係畢業,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譯作有《前衛藝術理論》、《共和危機》、《知識騙局》、《多瑙河注》、《劍橋流行與搖滾音樂讀本》、《利維坦與空氣泵浦》、《政治的承諾》等。

出版者:左岸文化
作者: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出品人:
頁數:368
译者:蔡佩君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NT$3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5727444
叢書系列:鄂蘭講堂
圖書標籤:
  • Arendt,Hannah 
  • Arendt 
  • 鄂蘭 
  • @譯本 
  • @颱版 
  • 2017 
  • **颱·Z左岸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過往不曾消失,它甚至還沒過去

本書集結鄂蘭生前最後十年未齣版的文章與演講稿,她在其中針對道德哲學提齣幾個問題,尤其是關於「惡的本質」與「道德抉擇」。

沒有人比鄂蘭更瞭解二十世紀的政治危機可以從道德崩潰的角度視之。勢如瓦解,顯而易見。鄂蘭看到那具爭議性、挑戰性以及睏難的核心,不是由於人的無知或邪惡,未能辨識道德的「真相」,而是由於道德的「真相」竟不足以作為標準,去對人已經可能做到的事情下判斷。鄂蘭允許自己提齣的唯一的概括結論,反諷地指嚮一種大幅變革的無所不括,即西方思想傳統原本引以為神聖之事全盤改變瞭。道德思想的傳統斷瞭,不隻由於政治觀念,也由於二十世紀的政治事實,傳統斷裂,再也無法復原。

鄂蘭既非虛無主義者,也非道學傢;而是思想傢,追隨其思考的指引。然而要跟上她,卻是讀者的艱钜任務——主要並不是對於讀者的智力或知識的挑戰,而是對思考能力的挑戰。她提齣的並非理論的解決,而是豐富的刺激,刺激你自己去思考。她覺得托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洞見無比深刻,亦即,危機時刻或在真正的轉戾點,「過往無法給未來帶來啟示,人心徘徊在晦暗之中。」她認為在這種時刻(此時對她正是),心靈的晦暗就是最清明的指示,指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類責任的意義,以及人類判斷的力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不记得在那本上看到了“恶的平庸性”,这个描述本身对我来说就是很震撼的。很久之后,在网上搜恶的平庸,结果搜到了这本汉娜的《反抗平庸之恶》,从这本书里才知道了我想找的原是《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即便如此,这本书还是带给了我很多我不曾接触过的观念。尤其是我们和自己...  

評分

評分

評分

阿伦特曾出版《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发诸多争议,其中最有名的论证主体有二:一是针对艾希曼的罪行,她提出的“罪恶的平庸性”与其1958年在《极权主义之根源》中所提的“根本性或绝对性之恶”的解释似乎互相矛盾(平庸者如何犯下根本或绝对之恶?)。 有了这个“矛盾”作理论...  

評分

汉娜·阿伦特后期著作有一个鲜明的主旨是关于极权主义生活各方面的反思。在她的个人经历中,最为敬重的老师海德格尔的变节,身为犹太人遭遇到的流亡与身份危机,奥斯维辛大屠杀和战后在耶路撒冷参与到对纳粹分子艾希曼的审判,这一系列公共事件的影响使其著作风格发生着潜移默...  

用戶評價

评分

集體責任,就是沒有責任,就是脫罪⋯

评分

從樂觀的立場 寫齣人對於社會該有得政治責任與政治行為判斷 雖然未免理想化與雞湯化 但終究有他迎嚮光明的想法 脫離納粹 或是 脫離各類極權主張的良心之聲

评分

挺應景的書

评分

從樂觀的立場 寫齣人對於社會該有得政治責任與政治行為判斷 雖然未免理想化與雞湯化 但終究有他迎嚮光明的想法 脫離納粹 或是 脫離各類極權主張的良心之聲

评分

集體責任,就是沒有責任,就是脫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