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1911-1942),1911年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中國現代最著名的女作傢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文學洛神”。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錶瞭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並寫下瞭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抵香港,之後發錶瞭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2年因病去逝,葬於香港淺水灣邊,時年31歲。
蕭紅半生漂泊,是“民國四大纔女”中命途多舛並極具傳奇性的一位。評論傢林賢治認為,蕭紅是繼魯迅之後的一位偉大的平民作傢,她的《呼蘭河傳》和《生死場》,是為中國大地立傳,其深厚的悲劇內容以及富於天纔創造的自由的詩性風格,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是唯一的。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具代錶性的作品。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
蕭紅用極自然的語言描寫瞭她所熟悉的呼蘭河小城的風俗人情,以孩童的眼光去參照這些生活畫麵,既寫齣瞭當地人刻闆單調的生活姿態,多姿多彩的風土民俗,也反映瞭他們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的民眾形象。這裏麵有活潑的“我”和慈愛的祖父,是蕭紅人生中少有的天倫之樂,但這裏更有著悲苦的人生。可以說,它實際上是沉默的國民靈魂的彆傳。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香港)开始连载(至当年12月底连载完毕),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
評分小时,祖父对她说:“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而她说:“‘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当七十年前的萧红在香港回望遥远的故乡,我相信她是寂寞的。读《呼兰河传》,我看到的,是一个寂寞的女子在与她曾经美好的时光道别,思念遥远的呼兰河城,记起满城的寂寞和荒...
評分(一) 冬天读萧红是什么感觉?冷。图书馆的空调不知何故总也升不上温度,读到《商市街》的时候因为温度和情绪的双重低落我开始浑身发颤,而那时还是文艺女青年叫做悄吟的萧红正蜷缩在商市街上某间冰冷的屋子里等待着被她唤作“郎华”的萧军。读《商市街》是很痛苦的体验,一个...
評分小时一直以为萧红是和张爱玲一类的女作家,除了学过她的《火烧云》(学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她写的),其他作品就什么也没看过了。 去年在中山书城站了两个下午,看完了《呼兰河传》,即为这位女作家倾倒。 萧红的笔法也许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痕迹,但是她个人独特的风格还是不...
評分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和《小城故事》裏隱含的悲劇不同的是,《呼蘭河傳》所反映的封建社會的遺毒更加直接,也更加震撼人心。投過童年我的視角,發現周遭事物(團員媳婦,馮歪嘴,有二爺等等人物的悲劇命運)的陌生感反而更加真實,這就是蕭紅作品的魅力,強烈推薦。。
评分最平鋪直敘的文字,卻恰恰寫的是最荒涼的故事,實在不能想象當時的蕭紅是怎樣強撐著病體留下這些的。後天就是爺爺的兩周年瞭,想他。
评分1.自然語言的書寫很不錯2.講真,對於土三來說其實諷刺文很好寫,寫彆的反而難瞭3.在小說中反應農村人的矇昧愚蠢,對我來說反而多瞭很多厭煩情緒,這點不是很喜歡
评分最平鋪直敘的文字,卻恰恰寫的是最荒涼的故事,實在不能想象當時的蕭紅是怎樣強撐著病體留下這些的。後天就是爺爺的兩周年瞭,想他。
评分最平鋪直敘的文字,卻恰恰寫的是最荒涼的故事,實在不能想象當時的蕭紅是怎樣強撐著病體留下這些的。後天就是爺爺的兩周年瞭,想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