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古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瑞典] 林西莉
出品人:
页数:253
译者:许岚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CNY 18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22732
丛书系列:林西莉系列
图书标签:
  • 古琴
  • 音乐
  • 林西莉
  • 艺术
  • 中华书局
  • 人文
  • 活字文化
  • 学术
  • 古琴
  • 传统乐器
  • 中国音乐
  • 非遗文化
  • 琴谱
  • 古典艺术
  • 文化传承
  • 东方美学
  • 器乐演奏
  • 文人雅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古琴》是一本优美、好读、丰富的书。它从林西莉学琴的经历和进入古琴文化世界的体悟写起,不仅详尽地描述了古琴这件乐器本身,更是深入古琴与中国文人、与诗歌音乐乃至与人的生活方式及命运的关系,打开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门。令人感慨的是,如此通俗易懂、清晰详尽却又优雅从容地讲述古琴故事的一本书,却不是出自中国人--古琴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的手笔。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与此同时,林西莉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古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林西莉师从古琴大师王迪。两人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

《古琴》几十年的古琴生涯,让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直到现在,林西莉每周都会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师们赠她的明代古琴"鹤鸣秋月"弹上一曲。

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作者简介

林西莉,瑞典人,生于1932年。 林西莉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现在是教授、作家和摄影家。她在五十年代末林西莉就跟瑞典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老师学习汉语。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

目录信息


第一部:另一个世界
莫斯科的一个晚上
关于乐器的名称
北京
北京古琴研究会
古琴课、动物以及人的命运
第二部:乐器
琴体
龙、凤、雁
漆与断纹
张建华的古琴作坊
琴弦和调音
铭文
春雷和秋笛
九霄环佩
各种琴式
第三部:远古及传说
古琴和远古时代传说中的皇帝
古琴神奇的起源和魅力
仙鹤、鸥鹭及事物的转变
空城计
稀世珍宝的发现
仪式和郊游
墓中的嬉戏
聂政、嵇康和《广陵散》
竹林七贤
琴道
《幽兰》和正仓院
第四部:桃源梦
汴梁御园
静心堂
屋里屋外的桌子
四艺和四宝
印章
九日行庵文宴
关于孤独和友情
象牙塔
苏州的一个星期天
第五部:琴谱和弹奏技巧
音调、指法和图画音乐
识谱
音与调
“琴”字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以前看过林西莉写的《汉字的王国》,就很佩服一个外国朋友可以把中国文字理解得这么好,所以看到她写的《古琴》也就毫不犹豫的买了。真是个玩家啊,六十年代就一个人跑到中国来学古琴,太得意了。我们什么时候也有这种心情和财力也来次这样的大手笔?我们这些小屁民啊只能围着...  

评分

评分

评分

以前看过林西莉写的《汉字的王国》,就很佩服一个外国朋友可以把中国文字理解得这么好,所以看到她写的《古琴》也就毫不犹豫的买了。真是个玩家啊,六十年代就一个人跑到中国来学古琴,太得意了。我们什么时候也有这种心情和财力也来次这样的大手笔?我们这些小屁民啊只能围着...  

评分

读此书时,是我心里极乱之时,正经历着对自己的无比厌恶。看到林西莉在六七十年代穿过正散发着冬储烂白菜味儿的北京胡同,去呵着手喘白气儿,学习古琴,更让我自己厌烦自己。 厌恶的原因无非是一点,我似乎永远成为不了在错误的时间做正确事情的人,我只是那些大多数,在错误...  

用户评价

评分

在北京学琴的回忆真挚动人,但从学术上来说稍有欠缺(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那些故事和人物都耳熟能详)。行文中涉及不少古籍古画,还有从亲身经历和自我体验阐发的对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理解,对于把古琴乃至中国古代文化介绍给世界,完成度已经很高了。

评分

《汉字王国》之后,又读了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的《古琴》。 我,一个土产本地人,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尤其热衷老巴赫的复调音乐,已经很难再接受单音音乐~ 林西莉,一位土产瑞典人,学习并弹奏古钢琴20年+lute鲁特琴6年,深厚德奥音乐修养,跨文化跨音乐体系,竟然会选择学习古琴,并且成为终生爱好,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到底为了什么呢?她肯定不是附庸风雅,难道是作为汉学家要全身心融入到所学文化中,去更好地理解此地古人的精神世界?更让我绝难望其项背的是,林女士一人至少会三样乐器,至少说四种语言,真的给跪了

评分

为了大师们珍贵的录音入手

评分

琴曲不必多学,要于自适。——欧阳修《三琴记》

评分

所知愈多,爱之愈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