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 树王 孩子王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叫阿城,姓钟。今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中国人怀念死人的时候,我糊糊涂涂地来了。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于是去山西、内蒙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1979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可爱。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象力。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阿城 作于1984年

出版者: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阿城
出品人:
页数:16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38.00元
装帧:布面精装
isbn号码:9787540242442
丛书系列:新文学丛刊
图书标签:
  • 阿城 
  • 短篇小说 
  • 中国文学 
  • 小说 
  • 经典 
  • 文学 
  • 中国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80多年前,巴金先生主编出版了大型丛书——“文学丛刊”,今天,我们秉持巴金先生的“我们可以给读者担保的,就是这丛刊里面没有一本使读者读了一遍就不再读的书”的编选标准,以及“编选谨严,内容充实,印刷精良,定价低廉”的出版特色,再推“新文学丛刊”,力图完整展示中国20世纪文学的佳作名篇。书系由中国现代文学和版本研究专家、著名学者陈子善教授主编,以初版本为底本,布面精装,宜读、宜赏、宜藏。

————————————————————

《棋王》《树王》《孩子王》是阿城的三部中篇小说,创作和发表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

三部小说都是通过知青的视角来描写普通人的人生经历和下乡生活。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到1970年代末期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多数人是初中或高中学生。这些人身上折射着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的历史烟云。很多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是突出生活的苦累和生活方式、观念的冲突。而阿城的“三王”则是另外一派风清月明,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在写作手法、格调与主题上与同期作品有很多差异,因此小说一发表,便轰动文坛。时至今日,“三王”的写作手法、理想主义情怀和“不合作”姿态,仍然意义重大、毫不过时。

本书据作者指定版本编排,以2007年台湾大地出版社版本为底本。阿城说:“比较20年前的那一版,它最接近原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阿城的树王,意象极为强,简直到了一字一句皆有所指。 叙事上又打个埋伏,到后面才点明树王的真身——人。结构轮廓感很好,进入故事迅速,然后铺垫,然后高潮,没有一处废话。 用树来做比喻,质朴而原始。但关键还是人。肖疙瘩和李立的对立,队长和支书的不同,孩子、妻子...  

评分

看過阿城的一些作品,看過《八十年代》那本訪談錄里他的那些话,至今記憶深刻。阿城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的,雖然身上少了五四那一代作家的書卷氣和文人特有的氣息,但阿城是別樣的儒雅和條理清晰。叼着煙斗的阿城,寫著一點兒沒有華麗味道的文字,於是威尼斯的美就幽幽地浮現于紙...  

评分

我喜欢阿城的小说,是因为内在的那股寸劲。字两行间无甚用力,成文后字字铿锵,初识不以为意,结束时却炸若惊雷。人仿佛五脏六腑都被重组了一般,得到了一次改造,一次升华。 当然,改造并不总是一个很好的词汇。文革十年也是改造,徒劳耗尽青年们的无限精力,黯然毁掉了一代人...  

评分

王朔谈阿城: 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这个人,我是极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那真不是吹的,你说他都会干什么吧,木匠,能打...

评分

今年是《棋王》诞生35周年。6月11日,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理想国、网易声音图书馆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举办“世事如棋”阿城文学之夜。我们邀请了众多嘉宾一起朗诵阿城、分享感受。贾行家认为,直到今天许多中国作家都没能达到阿城当年的文字质感。 在《棋王》出版的35周年之后...  

用户评价

评分

2017的年度最佳,相逢恨晚

评分

四两拨千斤,平实简单的文字,不疾不徐的精准描述,身为局内人却带有旁观的眼光,道出特殊时代中三个有分量的故事,其内涵今日看来依旧发人深省,寥寥几笔没有夸大和渲染,人物形象饱满深入人心。一旦将爱好作为谋取物质或名声的手段便会失了兴和趣,取而代之的是厌和倦,衣食不可缺,生活也不可太盛,才能无后顾之忧心无旁骛的专研兴趣。山林渐毁,革新竟是和自然作对,人却还在坚若磐石的体系中固步自封,在体系中伤痕累累看似五大三粗的树王才是最心怀善(敬)意的人,树倒人亡,唏嘘不已。病态贫穷滞后的境况,孩子无前途可盼,想教多教新遇阻,拼命想要出人头地的小孩竟心怀希望的做着无用功,荒诞而悲凉。本分的边缘人,苦于家庭和环境,困于制度和体系,常被人取笑和戏谑,今天看来在一脉相承的当下身处底层阶级老老实实过活的人一样还是难字当头

评分

【藏书阁打卡】阿城的三篇知青小说,记录那个特殊的年代。就批判的力度来说,三篇应该是逐渐加强的。《棋王》除了王一生的痴,还有有知青的手足情,喊出了“衣食是本,可囿于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树王》人定胜天,不懂得敬畏,终会被自然所报复,“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孩子王》“我在生产队已经干了七年。砍坝,烧荒,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已会做。”却是心酸无奈,人生有几个七八年可以浪费?孩子们上了八年学字还认不全,批判学习材料印多了,课本印不出,新华字典成希罕物,教育假大空都是套路,只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却写不出自个心里想的。

评分

从作者的文笔中窥见了视棋如命的棋王的感受,反复产生心流的过程…

评分

从作者的文笔中窥见了视棋如命的棋王的感受,反复产生心流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