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鏇(插圖注釋本)

雙螺鏇(插圖注釋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l 1928年4月齣生於美國芝加哥。

l 15歲考入芝加哥大學,194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動物學學士學位。1950年獲得印第安納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

l 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剋裏剋在一篇題為《核酸的分子結構》的論文中嚮世人宣告:引導生物發育和生命機能運作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具有雙螺鏇結構。而這篇論文僅用瞭1 100個單詞和1張圖片。1962年,沃森和剋裏剋與英國分子生物學傢莫裏斯·威爾金斯分享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

l 20世紀60年代,詹姆斯·沃森入主冷泉港實驗室,在他的努力下,冷泉港實驗室從一個瀕臨破産的小機構成瞭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綜閤性科研教育中心。

l 1988年,詹姆斯·沃森加入美國國傢衛生研究院,並於1990年被任命為“人類基因組計劃”主任。詹姆斯·沃森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詹姆斯·沃森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賈擁民
出版時間:2017-1-1
價格:99.9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30761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普 
  • 生物 
  • 基因 
  • DNA 
  • 生命科學 
  • 科學 
  • 雙螺鏇 
  • 美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l 諾貝爾奬得主詹姆斯·沃森裏程碑式著作,插圖注釋本珍藏巨獻!

l 300餘幅珍貴曆史照片全景展示DNA雙螺鏇結構波瀾壯闊、激動人心的發現曆程!

l 全景講述DNA雙螺鏇結構發現曆程的經典之作,有著好萊塢式的戲劇張力,又保持瞭曆史敘事的真實性!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激动人心的杰作!篇幅不大,然而把那段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分子生物学发现史展示得无比生动,有趣。沃森25岁时与诸多同事做出划时代的发现,固然与他的天才有关系,然而更值得强调的是扎实的科学基础,活跃的学术气氛,以及充满机会的那个时代。 这是一本少有的外行也能大致读懂的...  

評分

(载《书评周刊》2003年6月) 科普著作的翻译还有救吗? ·方舟子· 当前翻译著作质量普遍低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报刊上也常常见到露文章,像把“孟子”翻译成“门休斯”、“体质人类学”翻译成“物理人类学”、“氨基酸”...  

評分

没读过这本书,但读前是有疑问的。 他本人的发现过程,是否详细介绍如何用不道德的手段,偷偷使用英国国王学院那位女士的数据。那些数据完全是想像的关键性引导依据。他本人有设想和认识全局的优势,但我希望他能诚实的回顾这场个人经历,包括那位黑暗中的DNA女郎,他...

評分

括号 看的跟这个版本有些不同,把目录附上吧:括号完 第一次看科学家的自传这类的书,好书啊! 这本书让我知道科学家不仅仅需要一心做科研,还要经营好人际关系有广的人脉——“科学家的生活不仅在智力活动方面是丰富多采的,就是在社交活动方面也可能是趣味盎然的。...  

評分

常读传记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对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定事件形成更直观深刻的认识,二是借鉴当事人面对或者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式。一个人对待具体事物的认知和态度不仅与自身的知识储备相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和时间变化的影响。就像同样一个词语在古代与现代可能拥有完...  

用戶評價

评分

誠如剋裏剋最初對它的評價,主要還是寫人和事,涉及的專業知識實在太淺瞭

评分

科研圈大佬自曝八卦內幕各領風騷,實驗室小白略窺牛人性情自嘆弗如哈哈哈

评分

寫的非常好的自傳體科普小說,文筆流暢,生動幽默。對瞭解DNA雙螺鏇結構的發現以及科技是如何産生突破性進步,極具啓發意義。

评分

寫的挺有意思,人物各自有特點。至於特點是否準確,那也隻是沃森眼中的他們。關於科學發現的部分,為什麼認為DNA那麼重要如此執著,好像是一種天然的直覺和靈感似的。這讓科學發現濛上瞭一層神秘的色彩。

评分

大嘴巴沃森爺爺把能得罪的人一本書全得罪光瞭,還有一群躺槍的。好在結尾你認識到瞭富蘭剋林刺頭是為瞭追求平等的科研環境,同時認為女性應該被平等對待,也認為她的科研成果值得諾貝爾奬,科研精神值得敬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