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末到明治

从幕末到明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佐佐木克文学博士,历任京都大学教授、奈良大学教授,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明治维新史。主要著作有:《戊辰战争》《大久保利通和明治维新》《坂本龙马和他的时代》。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日] 佐佐木克
出品人:后浪
页数:306
译者:孙晓宁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918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史 
  • 历史 
  • 日本 
  • 明治维新 
  • 幕末史 
  • 日本文化 
  • 日本研究 
  • 后浪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打破倒幕攘夷的迷思

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角度阐述的完整幕末史

………………

※编辑推荐※

★作者跳出以往幕末史以“倒幕”为中心的惯例,从现代化国家建筑的角度,梳理了从幕末到明治近四十年历史,关注了日本近代最重要转折的诸多细节。

★1853年的黑船来航将日本推入了动荡的幕末 时代,外患的压力使日本险些分崩离析。国内各方势力联合在“破约 攘夷”的大旗下,引领日本在屈辱中跌跌撞撞地迈向现代化国家。

………………

※内容简介※

日本国家的现代化始于幕末时代,以美国人佩里来航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导火索,引发了天皇、朝廷、幕府、各藩之间的争斗角力,最终统一在“破约攘夷”的口号下,通过吉田松阴、坂本龙马、大久保利通等有识之士的努力,日本探寻自身的崛起之路,导致了幕府的垮台,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转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该书评首发于“书入法”。 一海之隔,黄皮肤黑眼睛,信奉佛教,有代表着神的传承的皇族。日本和中国如此地相像,但当今的两个社会却是极不同的。尤其在中国这方,日本甚至可以成为朋友之间的敏感词。民族情感就是这样一种情绪,是民族中人,就难以逃开。所以读书之际,尤其读到...  

评分

掩卷后不由得长久叹息。 在亚洲近代史上,明治维新一直都是最为辉煌的特例。经常有学者拿中国的戊戌变法与之对比,但成功和失败并不是短短几年决定的,明治维新的成功不仅要追溯到千百年来幕府天皇分治对立、大名诸侯封建割据的体系,更在于幕末爱国志士们为建立一个大国东奔西...

评分

掩卷后不由得长久叹息。 在亚洲近代史上,明治维新一直都是最为辉煌的特例。经常有学者拿中国的戊戌变法与之对比,但成功和失败并不是短短几年决定的,明治维新的成功不仅要追溯到千百年来幕府天皇分治对立、大名诸侯封建割据的体系,更在于幕末爱国志士们为建立一个大国东奔西...

评分

该书评首发于“书入法”。 一海之隔,黄皮肤黑眼睛,信奉佛教,有代表着神的传承的皇族。日本和中国如此地相像,但当今的两个社会却是极不同的。尤其在中国这方,日本甚至可以成为朋友之间的敏感词。民族情感就是这样一种情绪,是民族中人,就难以逃开。所以读书之际,尤其读到...  

评分

维新这个词即古老又是东方独有的,指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在近代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是在不进行王朝更替的前提下,从前现代国家向现代国家迈进的努力尝试,用现在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国家的改革与国力的发展。但如果维新失败或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用户评价

评分

佐佐木克更注重的是事关制度变革的博弈与抉择,是辨析“尊王”“攘夷”“倒幕”之间的轻重是非,而不是那些戏剧化的事件,所以像鸟羽伏见之战、西南战争,都只是一笔带过。他把从幕末到明治的史实梳理得有条不紊,结论也就呼之而出。读完感慨万千:日、中两国的国运差别太大了,根本原因是日本太善于学习。“脱亚入欧”和“中体西用”之间有着决定性的分野,坚持无谓的主体性只会使自己困于泥淖。

评分

3.5星,然而翻译确实太“日系”了。很多名词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第一次出现的注释的。为什么明明面对类似的内忧外患,为什么明明改革与维新,武力与妥协的困难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就费边式改革成功了呢?书前半部分勾画出的公家和武家形成的事实上的多元结构,可能是一个原因。我想。

评分

刷新了不少旧识。萨长同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参与战斗的人也比想象的少。历史毕竟不是教科书后见之明的一句话啊。

评分

原书名为《幕末史》,所以中文的标题有些不准确,明治的内容很少,前面的五章叙述从幕末到佩里来航,开国到安政大狱,大政奉还,十分详细,许多细节都有讲到,第六章,应该继续倒幕的决定性的戊辰战争,但却没有讲,而是直接岩仓使节团,再之后的“西南战争"都是在幕末明治时期的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没有讲……如果了解幕末史1853-1867这段历史,是不错的选择,但从1868-1890明治初期的史实则太过简略了……该作者还有另外一部专著《戊辰战争》如果是因为有专门写这个专题,而在此书中故意省略,则有些狡猾了……

评分

关于“攘夷”的解读读来还是有收获的,不单是义和团式的极端攘夷活动,更多是以破约为目的的攘夷,最终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平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