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俄国文学大师,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流放地萨哈林岛进行实地考察。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贫穷给契诃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写下了伟大的经典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和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萨哈林不是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也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之所以只身前往却因为这是政治犯流放地,这个地方土地贫瘠、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大部分人靠着政府救济生活……几乎浓缩了当时社会的最为黑暗和苦难的生活。《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是契诃夫毕生最为满意的作品,是一本鞭笞灵魂、令人战栗的书。他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经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用文字诊断俄罗斯。
缺一张萨哈林地图,我在包图摊开积了陈年灰的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和萨哈林的地图,只能找到一小部分沿用至今的地名,在大陆上是阿穆尔河入海口的尼古拉耶夫斯克以及由此沿海岸向南的迭卡斯特里,在萨哈林岛上,则似乎只有与De Kastri隔鞑靼海峡相望的最初的移民屯亚历山大罗...
评分不适合“旅行”的萨哈林 Keywards:苦役犯;萨哈林;日本人;妇女 这部《萨哈林旅行记》是我看书以来最久的一部书,我基本是一个字一个字在读它。我看完以后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对作者契诃夫能亲自去萨哈林查访、体验,并真实的描述我感到...
评分 评分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萨哈林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名,但如果提起库页岛,可能知道的人就可能会有一些,毕竟这个库页岛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库页岛,在俄罗斯就被称为“萨哈林岛”。这个萨哈林岛位于中国黑龙江出海口的东部,它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
评分《萨哈林旅行记》是文学史上最“恶名昭彰”的灰暗游记之一,也恰如当时恶名昭彰的灰色流放地萨哈林岛本身,耳闻者众多,亲眼见过的就寥寥了。契科夫是其中之一。正因为他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勇气亲自在地狱般的流放地生活了三个多月,才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超乎我们有限想象力的萨哈...
作品很好,可是译本差,而且有很多明显的编校错误。还是旧译本好。
评分流水账啊……真是难啃的骨头
评分流水账啊……真是难啃的骨头
评分感觉一般的流水账,能看到库页岛被俄国经营初期的样子,蛮荒、艰苦,流放犯和苦役犯的生活令人绝望。文中少量涉及到吉利亚克人和阿伊努人等原住民的生活,比较有价值。
评分贫穷使人堕落,坏的制度使人更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