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历史上的中国货币是一套超级复杂的系统,其中白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离开白银,中国货币史几乎无法书写。《白银帝国》的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的宋朝建立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民国,将近1000年。自16世纪40年代起,大明王朝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向“白银帝国”演变,...
评分金融市场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治乱循环。若政府太弱,国家难以建设,市场难以扩大;若政府过强,如果缺乏制度约束,最终也会扼杀市场。这种强弱并不等同于政府治理能力,而是表示权力边界的界定,强势政府在杀鸡取卵的诱惑之下即使能够出手扼杀市场,随后也难以...
评分 评分从书名来看作者的企图心很大,但通读完本书,作者的文字显得有气无力显然配不上这么宏大的主旨。最明显的地方在于“注水”的部分太多,特别是大段引用其他学术性专著论断和史料方面。本书并无太多高论和新意,只不是包装起来贩卖一些货币史的常识。全书某些段落是跑题的,赘述...
评分徐瑾《白银帝国》 因为有读过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徐瑾的文章,随之就无意间看到徐瑾的这本新作,就去拿来看看。 总的来说书的观点比较的明确,甚至说是比较的单一和重复,我国的货币史应该算是比较复杂的,想必简单几句话也是很难说的清楚的,徐瑾谋求讲清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我...
文笔流畅,逻辑清晰。
评分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文笔流畅,逻辑清晰。
评分作为科普和畅销书,还是很有质量的。这又不是学术专著,你们在计较什么??!!真是矫情的要死。
评分一锅乱炖… 看似色香俱全…实则半生不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