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货币史 经济学 历史 金融 货币 中国 徐瑾 经济
发表于2025-04-18
白银帝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我们银行里的钱不过是一串数字,而为这串数字背书的是政府。政府的倒塌,你的钱也就不值钱了。
评分虽然因为欠缺一些金融方面的背景知识而对书里面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对于从另一个维度来了解中国历史,还是非常有裨益的。从多个角度来看同一个历史时间段,这样算完整。
评分不愧是专栏作家,文笔很好。梳理了很多资料,从金融的角度写了帝国的兴衰循环,提出了对现在的借鉴
评分名不符实
评分虽然因为欠缺一些金融方面的背景知识而对书里面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对于从另一个维度来了解中国历史,还是非常有裨益的。从多个角度来看同一个历史时间段,这样算完整。
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总而言之,作者还没有做好写这个主题的准备。作为一部宋代以后的简明货币史,差强人意;但是想探究白银本位的成因和影响,则绠短汲深。 作者大量引用他人文字,这并不是大问题,但问题是缺少自己的深入观点。比如,认为纸币相比实物货币是升维;但其实不可兑换纸币在全球范围内...
评分从书名来看作者的企图心很大,但通读完本书,作者的文字显得有气无力显然配不上这么宏大的主旨。最明显的地方在于“注水”的部分太多,特别是大段引用其他学术性专著论断和史料方面。本书并无太多高论和新意,只不是包装起来贩卖一些货币史的常识。全书某些段落是跑题的,赘述...
评分 评分历史上的中国货币是一套超级复杂的系统,其中白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离开白银,中国货币史几乎无法书写。《白银帝国》的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的宋朝建立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民国,将近1000年。自16世纪40年代起,大明王朝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向“白银帝国”演变,...
评分对于明清时白银的概念,印象最深的无疑就是《马关条约》中2亿两和《辛丑条约》中4.5亿两的战争赔款。当时心中其实就有个疑问,皇帝赏赐不是都喜欢“黄马褂”、“黄金万两”,为什么这里用的却是白银?中国并不是产银大国,哪来那么多的白银?徐瑾的新书《白银帝国》给了一个明...
白银帝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