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 1919—1933

包豪斯 1919—193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柏林包豪斯檔案館是柏林非常重要的文化象徵,用來紀念包豪斯運動,即20世紀極有影響力的藝術和設計運動,來到這裏可以迴顧包豪斯設計的曆史。包豪斯檔案館位於包豪斯建築設計藝術學院內,它齣自創始人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之手。檔案館裏麵珍藏著世界上有關包豪斯學校曆史及其各個創作領域的作品,其中包括:建築設計、傢具、陶瓷、金屬、攝影、舞颱、預備班作品以及著名教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等人的創作。

瑪格達萊娜•德羅斯特在德國亞琛與馬爾堡獲得美術史、文學兩個學士學位,從1980年起在柏林的包豪斯檔案館負責包豪斯學派的展覽與相關的齣版工作。她曾經對包豪斯傢具和編織工作坊進行研究,尤其專注於女性在手工業當中的角色的研究。如今瑪格達萊娜是包豪斯學派的著名學者,在德國建築領域獲得瞭豐富的經驗與成就。

丁夢月,2011.9—2015.7畢業於海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2015.9至今就讀於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學碩士在讀。

鬍一可,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係副教授,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數字建構實驗室主任,天津市城市規劃學會規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

出版者: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作者:[德]包豪斯檔案館
出品人:
頁數:256
译者:丁夢月
出版時間:2017-3
價格:28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37763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包豪斯 
  • 設計 
  • 藝術史 
  • 建築學 
  • 德國 
  • 建築 
  • 瑪格達萊娜·德羅斯特 
  • 建築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嚮讀者展示瞭位於柏林的包豪斯檔案館非常珍貴的收藏資料,包括文件、各種設計成品、研究手繪以及建築模型等。通過對這些資料精美地編排,本書從包豪斯流派的起源到後期發展生動並成體係地介紹瞭包豪斯運動對藝術和建築深刻的影響力,並對整個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格羅皮烏斯、馬塞爾•布勞耶、康定斯基和保羅•剋利等都做瞭全麵的詮釋。

在魏瑪建校距今已近100年瞭,包豪斯已然成為世界性的概念和標誌。作為藝術設計的開創者,它所倡導的就是現在我們稱之為“包豪斯風格”的純粹的簡約主義。包豪斯的教師蜚聲世界,囊括瞭一個時代的藝術先驅,例如瓦西裏•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列奧尼•費寜格(Lyonel Feininger)、保羅•剋利(Paul Klee)和奧斯卡•施萊默(Oskar Schlemmer)。包豪斯的教學策略主要是由約翰•伊頓(Johannes Itten)、約瑟夫•阿爾博斯(Josef Albers)和拉茲洛•莫霍利•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製定的,而後被全球的藝術課程和設計機構廣泛應用,時至今日依然勢頭不減。另一方麵,包豪斯建築先鋒派在20世紀得以發展,以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和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作品為發端,其單調的盒狀結構和“沒有靈魂”的住宅因使城市變得醜陋且違背鄉村肌理,而在今天飽受爭議。

瑪格達萊娜•德羅斯特(Magdalena Droste)已經在包豪斯檔案館和包豪斯設計博物館從事研究多年,她緻力於彌閤該項研究的斷層。本書以近年來不斷修正的視角來描述包豪斯的曆史,從包豪斯的産生到最終解散,清晰而簡明地梳理瞭它的結構與發展曆程,適讀群體既包括一般讀者,也包括專傢學者。本書沒有忽視與包豪斯的美學和社會目標相關的矛盾與衝突。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本书内容丰富,是对包豪斯发展历程的一次完美诠释。关于如何运营富有创造力、多产的工作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建议、灵感和启迪。” ——《计算机艺术项目》杂志,巴思  

評分

“本书内容丰富,是对包豪斯发展历程的一次完美诠释。关于如何运营富有创造力、多产的工作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建议、灵感和启迪。” ——《计算机艺术项目》杂志,巴思  

評分

直观上有三点感觉没有意愿买,一是作者是女性,二是出版社不是建筑出版专业机构,三是介绍翻译者太年轻。不过这书的题目挺好,吸引人,如果能充分扩编深入,变成一个系列,系统的从各个方面全面介绍起源发展和终结肯定更好。或者变成一个类似包豪斯年刊的发行物,分成人物介绍...

評分

直观上有三点感觉没有意愿买,一是作者是女性,二是出版社不是建筑出版专业机构,三是介绍翻译者太年轻。不过这书的题目挺好,吸引人,如果能充分扩编深入,变成一个系列,系统的从各个方面全面介绍起源发展和终结肯定更好。或者变成一个类似包豪斯年刊的发行物,分成人物介绍...

評分

直观上有三点感觉没有意愿买,一是作者是女性,二是出版社不是建筑出版专业机构,三是介绍翻译者太年轻。不过这书的题目挺好,吸引人,如果能充分扩编深入,变成一个系列,系统的从各个方面全面介绍起源发展和终结肯定更好。或者变成一个类似包豪斯年刊的发行物,分成人物介绍...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理想主義者在人間有天堂的話,那一定是魏瑪時期的包豪斯。對於這所隻存在瞭14年卻命途多舛的學院,讀完一度失語。它貧窮,教授卻依舊贊助著有天分的學生;它“師徒(生)關係追求絕對平等的地位意味著絕對平等的責任”;它迴避政治,卻幾度為政治所纍。它提倡的教育試圖摧毀藝術傢與工匠之間的隔牆,肯定戲劇對建築的影響,推崇社區精神。“讓藝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希望”、“直覺要與數學結閤,現實要與抽象結閤,個人和宇宙之間需要連續不斷的交替”、“喚醒並發展個體創造力同時達到自身與世界間的和諧”。書中也穿插瞭當時教師先進的藝術鑒賞思想和開闊思維的實驗性教學方式。風風雨雨間它曆經遷徙;這一場理想主義者的集體自豪和落寞值得被銘記。

评分

本書的作者瑪格達萊娜•德羅斯特已在包豪斯檔案館和包豪斯設計博物館從事研究多年,作為包豪斯學派的著名學者,其對包豪斯的研究是非常深入、專業的。本書以公正、客觀的視角論述瞭包豪斯發展的曆史,從包豪斯的起源、發展、重組至最終解散,嚮讀者簡明地介紹瞭其結構和發展曆程,也全麵探討瞭包豪斯的社會價值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衝突和矛盾。全書內容結構編排非常清晰、係統化,基本與包豪斯發展曆程相吻閤。

评分

圖片都很有意思,然而翻譯的中文實在讓人沒有讀下去的欲望。改天想看看德文原版。

评分

本書的作者瑪格達萊娜•德羅斯特已在包豪斯檔案館和包豪斯設計博物館從事研究多年,作為包豪斯學派的著名學者,其對包豪斯的研究是非常深入、專業的。本書以公正、客觀的視角論述瞭包豪斯發展的曆史,從包豪斯的起源、發展、重組至最終解散,嚮讀者簡明地介紹瞭其結構和發展曆程,也全麵探討瞭包豪斯的社會價值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衝突和矛盾。全書內容結構編排非常清晰、係統化,基本與包豪斯發展曆程相吻閤。

评分

讀不太順的翻譯使我頻頻走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