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全书约有45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早年当过插队知青和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1989年任教授,现为武大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德国哲学》主编。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上成就斐然,并积极介入中西比较和文化批判,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独树一帜。
杨祖陶,1927年生。1945-1950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师从金岳霖、汤用彤、贺麟、郑听、洪谦诸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是我国著名的康德黑格尔研究专家,也是业内公认的著名翻译家。
著有<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欧洲哲学史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译著有《精神哲学》《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等。
历史背景 在中国大陆的教育里面,法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法国大革命是现代世界诞生的标志,之前完全是黑暗的封建社会,法国也是现代社会科学、民主、自由的发源地。但是实际上,英国才是现代社会的发源地。法国当时就跟中国一样,是个落后国家,被英国的强大力量所冲...
评分正题:存在自由的因果性(理性主义的立场) 反向假定:除了自然律的因果性之外无其他因果性→而一切【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总是以某个还未发生的状态为前提,发生的事情——从【它还没有存在的状态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出现在这个状态,此即因果律、因果必然性)都是以...
评分商务印书馆出过不少好书,不过在西学方面,有时候很自恋,常常敝帚自珍,把一些当年宝贝、如今破烂拿出来重印以提高“逼格”。 这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很有一部分书即如此。尤以蓝公武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为典型。市面上那么多译本,忠实于原著的、更流畅的有好多,想了...
评分坏的哲学会使人走向堕落,好的哲学会使人走向迷茫。 但康德的哲学不会,用批判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往往会造成偏见与不解,但真理却往往蕴含其中,通读全书,也会你会一头雾水,但更有可能的是你更加清楚地看清了许多原本迷雾缭绕的事情
评分康德用了很长的篇幅阐述和证明三个永恒主题的不可证明性,特别是其中最高存在者的神的不可证明性。但这并不是结束,在最后的方法论一章中,他认为神的存在是一种因目的而来的必要的预设条件,也就是因人们有自发的道德感,所以必须要找到的一个最高原因。在这个角度上,最高存...
半本,暂时告别,期待重逢。
评分3.18-4.5。很多地方没懂,从先验辩证论之后就没怎么仔细看了。
评分????
评分康德是不折不扣的哲学天才,体系的初创者永远值得尊敬。 影响叔本华“意志”最深的,是康德的“自在之物”。康德搭建了“自在之物”的牢固地基,叔本华在上面用“意志”建起了高楼大厦。康德提出了解决二律背反,超越时间空间的自在之物,叔本华将它发扬光大到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 经典的二律背反,换一个角度看,是一次巧妙的维度扩展。虽然康德一直在不厌其烦,绕着圈子证明合理性,但在读得过程中,感觉它甚至自然到无需证明,看看身边的你,我,他,难道还不明显吗? 不过自在之物真的自在吗?仅仅是相对而已,载体本身所受自然律的限制,完全无法改变了。 康德对数学和哲学的区别也阐述得很好,一个由一到多,一个由多到一,不过无论哪种形式,都仅仅是既有可能的真理的描述而已。 完全同意康德对经验论的评价,但还是要读一下休谟。
评分半本,暂时告别,期待重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