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磊,1964年生,河南原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现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院长。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文化史和文化理论,有《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我观世音》《说什么激进》 等专著、论文随笔集。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是一套具有现代学术眼光的文学史著作,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时段的透视,来把握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既不是传统的历史著作,也不是编年史一类的文学史讲稿,更不是随意发挥的文学史漫谈。它通过“散点”把握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深刻体现出了“文学”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以“年份 时代特征”的方式做分册书名,言简意赅,定位敏锐而精准。以年份为“点”,写一个“点”而又能“伸缩自如”,强调重点年代,勾连“点”的来源及对后来的影响。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提倡“大文学”的概念,主要以文学作为叙述对象,同时又广泛涉猎歌曲、广告、演出等广义上的艺术形式。
1942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文人经受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中国文化在迎战外来侵犯中表现出了充沛而新鲜的活力。这本书,涉及文学的分析并不多,更多的是讲述中国文人知识分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如何选择命运的走向,如果抉择现实的道路。 这种命运与现实,基于国家,也...
评分1942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文人经受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中国文化在迎战外来侵犯中表现出了充沛而新鲜的活力。这本书,涉及文学的分析并不多,更多的是讲述中国文人知识分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如何选择命运的走向,如果抉择现实的道路。 这种命运与现实,基于国家,也...
评分 评分 评分在特殊年代里的个人传记。
评分感觉和副标题“走进民间”不符,虽然西南联大的文人确实走进民间了,《讲话》后文学走向大众化了,但前面关于陈独秀的章节并没有“走进民间”吧。 《讲话》后,那些作家为了自保而与王实味撇开关系,王是M为了 ⿰木又 力斗争的棋子。 我是因为想更加详细了解《讲话》的背景而看的,接下来得看看《红太阳》。
评分感觉和副标题“走进民间”不符,虽然西南联大的文人确实走进民间了,《讲话》后文学走向大众化了,但前面关于陈独秀的章节并没有“走进民间”吧。 《讲话》后,那些作家为了自保而与王实味撇开关系,王是M为了 ⿰木又 力斗争的棋子。 我是因为想更加详细了解《讲话》的背景而看的,接下来得看看《红太阳》。
评分“肯定(历史)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对历史过程中一切现象的肯定与顺应,我们永远还需要道德批判的勇气与力量”
评分在特殊年代里的个人传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