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弗伦奇(Marilyn French,1929~2009年)
玛丽莲·弗伦奇出生于布鲁克林,是一位工程师和百货商店店员的女儿。她从小热爱写作,十岁便开始创作诗歌和短篇小说。1950年,在霍夫斯特拉大学就读期间,玛丽莲结婚,开始兼职打工以支援丈夫就读法学院。受波伏瓦《第二性》影响,玛丽莲一直坚持创作,希望成为一名作家。她完成了在霍夫斯特拉大学的学业,获得哲学和英语文学学士学位以及英语硕士学位,成为一名英语老师。1964年,她考入哈佛大学,由于丈夫对其写作事业的反对,两人于1967年离婚。玛丽莲于197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77年出版《醒来的女性》一书,一举成名。尽管由于暴露了很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和性别歧视问题引发舆论争议,但本书仍在全球销出2000多万册,出版22种语言版本,成为现象级的话题之作。有读者表示,这本书中所写的,就是当时女性最真实的生活。
玛丽莲一生关注女性话题,其女儿遭遇强奸也成为她持续为女性权益发声的原因之一。《醒来的女性》大获成功之后,她又陆续出版有The Bleeding Heart、Beyond Power: On Women, Men and Morals、The War Against Women等书。
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她的名字曾出现在著名流行乐团ABBA(阿巴合唱团)的歌词中。
我们来认识一下米拉。
她是一位喜爱读书的小镇女孩,从小就是个独立而聪明的孩子。她十四岁读尼采和潘恩,开学第一天就学完了全部课本,学校只得让她跳级。可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女性最常见的职业是“打字员”,人生的主题则是“家庭”。母亲对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嫁个好人家”。在 一个封闭的小地方,她的聪明和独立却使她成为异类。久而久之,她屈服了。她像其他女孩一样草草结婚,穿紧身褡,学做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生下两个孩子,努力让自己做一位“贤妻良母”。丈夫有体面的工作,她也住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房子。她举止优雅,总是面带微笑。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生活的平静表象之下,她正在默不作声地崩溃……
《醒来的女性》是一部反映了整整一代美国女性生存境遇,令每一位普通女性心生共鸣,潸然泪下抑或热血沸腾的小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出版22种语言版本,堪称“小说版的《第二性》”,甚至间接推动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无数女性认为这本书写出了她们一直被压抑的内心世界,甚至改变了她们的一生。
《醒来的女性》曾被改编为电影,并获艾美奖3项提名,之后又被英国BBC改编为广播剧。
有媒体称“你常常会忘了这是一本小说,书中所写的都是我们真实的生活”。书中十余位性格各异、身份各异的女性,仿佛就是我们的母亲和长辈,是身边的朋友,也是你我自身。《醒来的女性》中是我们不曾深想的生活,是那些我们只有和最亲密的知己才会谈论的话题。你不会和人谈起婚后与另一半无法沟通的苦闷,无法说清有时“母亲”和“妻子”这两种身份会让你觉得失去自我,更不必说作为母亲,即使深爱自己的孩子,但也并不像主流讴歌的那样伟大,其实有很多厌烦甚至痛苦的时刻——因为怕被人说“想太多”。阅读书稿时,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探索精神独立之旅,仿佛自己经历了书中人物的一生般,喜乐参半、五味杂陈,时而为作者的洞察力叹服,醍醐灌顶,觉得找到了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的心理根源;时而对书中女性的命运感同身受,难以自抑地泪流满面。
看到简介里说的女主人公兼职支持丈夫读法学院,而自己读书后写作却遭丈夫反对。就知道男人是个怎样自私的物种。 不想结婚不想生育不想当妻子和母亲,就是真实感受。有多少被逼着走“正常的路”的女性,忍受折磨还要强撑微笑。 好吧,书里说的是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然后我觉得...
评分 评分下册 Page 16/17 当初结婚后,她就辍学了,并支持他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她同意把鸡蛋放进他的篮子里,因为这是他想要的,可之后他却打翻了这个篮子。 我们明知道法律是为他们而定,社会是为他们而建,一切都因他们而存在。可我们不知道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只是隐约觉得美国...
评分带着心惊读完了这本书,感觉整个阅读过程是如此的漫长。我在书里看到了我的母亲,我的姐姐,还有已经处于婚姻中的我。我感觉有的时候我的丈夫也要把我逼疯,我感觉有的时候我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他。。我一直强迫着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去读完这本书,快一点告诉我该如何去做,女...
评分带着心惊读完了这本书,感觉整个阅读过程是如此的漫长。我在书里看到了我的母亲,我的姐姐,还有已经处于婚姻中的我。我感觉有的时候我的丈夫也要把我逼疯,我感觉有的时候我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他。。我一直强迫着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去读完这本书,快一点告诉我该如何去做,女...
1960s年代的美国女性 21世纪的中国女性
评分读完了。“小说版的《第二性》”名副其实。非常推荐。因为国别和年代的差别,在当下的中国或许更能激起心灵的回响。感受一言难尽,稍后会尽量写出来。
评分已婚的女人不要看,这是一本绝望主妇之书;未婚女人也不要看,一看更不想结婚。女人一旦选择婚姻与生育,就要不断自我放弃。男人也觉得很委屈,他也放弃了很多。那么,问题的根本是什么?这本书让我废寝忘食,想让女人都读,思考一下。
评分断续读完了这本吐槽之大书(全篇尽是对男人和其她女人的吐槽),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每个时代,“不能”的界限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要遵守?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女人结了婚了就不能工作了,不能深造了,为什么每个时代的主流都非得是结婚+生孩子?为什么要care别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
评分我只能庆幸自己在此时此刻遇到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