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拉•斯利玛尼,法国作家,2016年凭借《温柔之歌》荣获龚古尔文学奖。 2017年11月被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为他的特别代表,担任全球法语推广大使。
蕾拉于1981年出生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自幼热爱文学,曾追随茨威格的足迹横跨东欧,对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更是尤为钟情。17岁时到巴黎求学,毕业后在《青年非洲》做记者。
2014年出版关于女性瘾者的小说 处女作《食人魔花园》,在法语文学界崭露头角。
2016年出版《温柔之歌》,小说在获奖之前已经成为享誉法国的畅销书,目前法语版销量已经超过60万册,版权已售37国。
译者简介:
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法国文学教授,翻译家,文学评论家。1992年以小说《黄昏雨》获得法国青年作家大奖赛第一名。翻译法国文学作品二十余部,其中有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非洲人》、《看不见的大陆》,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等。
张悦然、笛安、阿乙 倾情推荐!
80后天才女作家——蕾拉·斯利玛尼
法国最高文学奖项——2016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一个仙女般的保姆,为什么杀死她照看的两个孩子?凶杀案背后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女性生存困境?
蕾拉•斯利玛尼违背了侦探小说的一般规律,她从结局起笔:“ 婴儿已经死了”,在无法忍受的案发现场,母亲发出的“母狼般的喊叫”。
米莉亚姆生育两个孩子之后,再也无法忍受平庸而琐碎的家庭主妇生活,她和丈夫保罗决定雇佣一个保姆,路易丝就这样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路易丝无所不能、近乎完美,米莉亚姆夫妇总是骄傲地向别人介绍:“我家的保姆是个仙女。”随着相互依赖的加深,隔阂与悲剧也在缓缓发酵。
路易丝宛如一头绝望挣扎的困兽,她的贫困、敏感、自尊,她对完美的偏执追求和对爱的占有,都在原本固有的阶级 差异面前面临溃败…… 《温柔之歌》包含了对当代生活的细腻分析。女性生存的艰辛、小人物的命运、爱与教育观念、支配关系与金钱关系,被一一揭示。作者冷峻犀利的笔触中渗透着隐秘的诗意,揭示着优雅生活表象和秩序之下,那巨大而复杂的黑洞。
看得太开心了,全世界文学都不行了,真令人放心。所以欧洲文学的新趣味就是美国式的对社会议题的简陋迎合,以及几个纸板式的人物了?
评分既然想以人物为出发,那最差劲的还是要数人物塑造了,就像在硬捏一个形态僵硬的泥人一般还要使劲的操控他的行为,就是这种感觉。还有什么“她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她再也不会爱了。她已经耗尽了内心的所有温柔。再也没有地方容她落下手,轻轻抚摸”这种矫情空洞cliche的写法是什么啊新概念作文啊?
评分雅典之行后一落千丈,能感受到作者硬挺着写完了后面的部分。全部依靠内心活动推进故事,最后人物还是垮了,一些心理挺细腻,但过分煽情,情绪化,作者想通过这些癫狂情绪积累一次谋杀,但是这口气不够使,到最后谋杀动因就有点可笑了。以及,后面大量的重复,可能作者真的没啥说的了。
评分披着侦探小说的外衣,冷峻又精准的笔下剥离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两难困境、以及爱与占有的脆弱感情的捕捉,思考更深层次里的阶级、文化、金钱、地位等等不一的尖锐的社会问题,以文学之姿,为女性发声
评分既然想以人物为出发,那最差劲的还是要数人物塑造了,就像在硬捏一个形态僵硬的泥人一般还要使劲的操控他的行为,就是这种感觉。还有什么“她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她再也不会爱了。她已经耗尽了内心的所有温柔。再也没有地方容她落下手,轻轻抚摸”这种矫情空洞cliche的写法是什么啊新概念作文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