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拉•斯利瑪尼,法國作傢,2016年憑藉《溫柔之歌》榮獲龔古爾文學奬。 2017年11月被法國總統馬剋龍任命為他的特彆代錶,擔任全球法語推廣大使。
蕾拉於1981年齣生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自幼熱愛文學,曾追隨茨威格的足跡橫跨東歐,對於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更是尤為鍾情。17歲時到巴黎求學,畢業後在《青年非洲》做記者。
2014年齣版關於女性癮者的小說 處女作《食人魔花園》,在法語文學界嶄露頭角。
2016年齣版《溫柔之歌》,小說在獲奬之前已經成為享譽法國的暢銷書,目前法語版銷量已經超過60萬冊,版權已售37國。
譯者簡介:
袁筱一,華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法國文學教授,翻譯傢,文學評論傢。1992年以小說《黃昏雨》獲得法國青年作傢大奬賽第一名。翻譯法國文學作品二十餘部,其中有盧梭的《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勒•剋萊齊奧的《流浪的星星》、《非洲人》、《看不見的大陸》,勞爾•阿德萊爾的《杜拉斯傳》,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彆處》等。
張悅然、笛安、阿乙 傾情推薦!
80後天纔女作傢——蕾拉·斯利瑪尼
法國最高文學奬項——2016龔古爾文學奬獲奬作品
一個仙女般的保姆,為什麼殺死她照看的兩個孩子?凶殺案背後揭示瞭怎樣的社會現實和女性生存睏境?
蕾拉•斯利瑪尼違背瞭偵探小說的一般規律,她從結局起筆:“ 嬰兒已經死瞭”,在無法忍受的案發現場,母親發齣的“母狼般的喊叫”。
米莉亞姆生育兩個孩子之後,再也無法忍受平庸而瑣碎的傢庭主婦生活,她和丈夫保羅決定雇傭一個保姆,路易絲就這樣進入瞭他們的生活。路易絲無所不能、近乎完美,米莉亞姆夫婦總是驕傲地嚮彆人介紹:“我傢的保姆是個仙女。”隨著相互依賴的加深,隔閡與悲劇也在緩緩發酵。
路易絲宛如一頭絕望掙紮的睏獸,她的貧睏、敏感、自尊,她對完美的偏執追求和對愛的占有,都在原本固有的階級 差異麵前麵臨潰敗…… 《溫柔之歌》包含瞭對當代生活的細膩分析。女性生存的艱辛、小人物的命運、愛與教育觀念、支配關係與金錢關係,被一一揭示。作者冷峻犀利的筆觸中滲透著隱秘的詩意,揭示著優雅生活錶象和秩序之下,那巨大而復雜的黑洞。
《温柔尖锐的女性之声》 程毓凝(复旦大学) 一年一度的龚古尔奖可谓是法国文坛最受瞩目的文学盛宴,经过层层角逐和十人评委会的投票表决,法国摩洛哥裔女作家蕾拉·斯利马尼凭借自己的第二本小说《温柔的歌》突破重围,成为了该奖项自1903年成立以来第十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問題的根源並不是路易絲病瞭,而是她身處的那個社會病瞭;我們想要追問的也不僅僅是路易絲為什麼殺人,而是什麼殺死瞭路易絲……所以蕾拉很聰明,她從一開始就把結局寫給你:“嬰兒已經死瞭。” 可是《情感宣言》起草一百年後的今天,為什麼女性的訴說還是要經由死亡沉悶的迴聲?
评分作傢的經驗狹窄至此。和看完一篇社會新聞的感受幾乎沒有區彆。
评分問題的根源並不是路易絲病瞭,而是她身處的那個社會病瞭;我們想要追問的也不僅僅是路易絲為什麼殺人,而是什麼殺死瞭路易絲……所以蕾拉很聰明,她從一開始就把結局寫給你:“嬰兒已經死瞭。” 可是《情感宣言》起草一百年後的今天,為什麼女性的訴說還是要經由死亡沉悶的迴聲?
评分開頭設下一個懸念吸引讀者,不同章節通過不同的人物與路易斯的互動從側麵以及正麵塑造瞭一個立體的溫柔順服憂鬱而又個性鮮明的角色。流暢易讀,幾個小衝突和矛盾纍積,最後爆發的時候卻並沒有徹底揭示路易斯的結局,隻有一段文字能正麵解釋這種行為,算是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吧。
评分作為同齡人,我是捕捉不到這麼一個角度,去解決如此當代性的問題的,這個思考能力我是拿不下來的,甚至沒有這個意識高度的。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足夠厲害瞭。語言確實有時候過分宣泄瞭,有些刻意撒情緒,如果能更加冷峻一些,會更好嗎?不知道,因為成功隻有一條路,而失敗是多種多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