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斯坦迪奇,毕业于牛津大学,主修工程学和电脑科技,在《经济学人》杂志科技版主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为《连线》《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出版过的图书作品有《从莎草纸到互联网》《六个瓶子中的世界史》等,本书是其代表作和畅销之作,已被拍成纪录片。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连接
回顾互联网的前世
预言互联网的未来
………………
※编辑推荐※
☆《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务人士必读书之一
☆ 回顾互联网的前世,颠覆你的思维,升级你对互联网的认知
☆ 人类历史上一次全球大连接是维多利亚时期的电报时代,那时候也有疯狂的资本、 巨大的泡沫、网络新型犯罪、网络亚文化崛起……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就是电报时代的重演;回顾那段时期,可以看到更远的未来。
☆ 白描上一代伟大创新者的成败,给新时代创业者的箴言
☆ 作者为技术史专家,写作的《六个瓶子里的历史》等图书都相当畅销。本书为他的代表作,并被BBC翻拍为记录片。
………………
※内容简介※
在互联网之前,电报首次将整个世界紧密连接了起来。电报迅速向远距离传播海量信息的功能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全球革命。回溯历史,电报系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这是一段关于早期网络先锋的传奇,几代天才的发明家不顾质疑与嘲讽,不断推动电报时代的到来。他们被称为怪人、离经叛道者和空想家,他们共同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代。
这是一本探讨网络本质的警世之书。在上一个全球互联的时代,电报先是被质疑和嘲笑,后又被狂热崇拜,引发了疯狂的投资,挑战了传统商业模式和伦理道德,繁荣了亚文化,与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别无二致。而这些成功的背后不乏新型的罪恶,荣耀也伴随着巨额的亏损,而最终衰亡的命运也发人深省。
翻开本书,读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获取一份时下最需要的历史镜鉴。
………………
※媒体推荐※
这本书应该成为信息革命弄潮儿的必读书目。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在这个新技术比肩接踵的信息时代,我们往往过高估计了人类改变行为模式的速度。这本介绍网络崇拜的经典之作,把今天的互联网热潮与当年将电报推上神坛的狂热进行了对比,发人深省。
——《华尔街日报》
本书带领读者体验了一段精彩的旅程,穿梭于人类历史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今日美国》
………………
※名人推荐※
《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值得一读,不仅因为它对于早期全球互动通讯的精彩讲述,更是为了其中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一本非凡的好书!
——温顿·瑟夫,互联网奠基者之一
技术乌托邦的反思。 1.信息。技术带来更多的信息透明性还是更大的欺骗性? 电报时期,信息超载,信息鸿沟已经存在。以电报为基点,思考今日互联网时代存在的问题。理性的思考未来。 人太容易被情绪所裹挟。 未来的互联网如今日的电已经成为基础性设施。 技术的对人发言的影响?...
评分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再难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甚至一天忘带手机都会让人如坐针毡,像丢了魂儿。互联网带来了便利,当然也带来了烦恼,让人又爱又恨。也许你认为这是当代人的专利,实则不然。其实,早在百年以前,远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
评分"What hath God wrought?"(意译应该是“快看上帝创造了什么啊?!”) 1844年5月24日,电报和电码的发明者摩斯,坐在华盛顿最高法院的会议室里,显然是急于向华盛顿政要门炫耀他的发明。 但这距离摩斯第一次带着他的电报机来到华盛顿,已经过去了六年。摩斯花了这六年时间,才...
评分起了個好標題,如果不是這個題我不會買,但除最後幾章大部分和互聯網關係不大。是非常動人可愛的科技史,作者故事講得好,薄薄不足200頁從走慢傳播到即時信息,當中的發明、民科史、政府態度、狂熱、軍事商業新聞、個人生活、電報交際的影響。哪怕當成小說看也趣味橫生,看完重新喜歡上愛迪生。但最浪漫的是說到法國拿破崙時代觀感電報的盛行,我腦中打了個火機般,歷歷在目都是以前讀基督山伯爵時伯爵賄賂人在大霧天打假電報的場景。知乎至今還有人在提問那裡面的電報是什麼鬼,原來這就是它的時代背景,用聲音做介質,然後是光,法國人發明了它,拿破崙的熱情讓他風靡全國,伯爵將它利用,成為他復仇的一個關鍵計謀,我就這樣與它重新相遇,好浪漫啊
评分看了电报史,真的太像互联网史了,对比看现在大概在互联网发展中期,发展完了,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然后,新的革命也将到来。
评分还以为能更深入一点,结果只是罗列史料
评分不只是电报,每一项技术的出现永远伴随着困惑、怀疑、极度乐观、误解和忧虑。不必过度夸大某一个时代、某一次革命的意义,因为人们出现的所有反应都是一样的,它们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评分以明快流畅的笔法,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类互联网技术——电报技术从诞生、普及再到衰落的全过程,围绕这种技术应用的种种人事纠葛、妙闻趣事和历史细节,都被作者从容组织和再现。其将电报技术跟当今互联网技术所做的种种类比,有助于我们摆脱技术至上主义的迷思,重新反思人类在技术面前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有趣而耐读的一本小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