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二十多年家属工。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1997年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作。2013年4月起,部分文字曾刊于《读库》。
作者阅历丰富,历经战乱、饥荒年代,笔下故事篇篇精彩传神,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到心里。部分文字面世后,好评如潮,感动了众多读者和网友,为老人赢得了众多“姜丝”。
2013年10月,出版第一部作品《乱时候,穷时候》,得到中央电视台“读书”、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梁文道“开卷八分钟”等专题推荐,《新周刊》、《南方周末》、《读者》等专题报道,并入选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
2014年8月,出版第二部作品《苦菜花,甘蔗芽》,入围“2014年中国好书”。
2015年8月,出版第三部作品《长脖子女人》,获“2015年华文好书奖”。
2016年6月,出版第四部作品《俺男人》。
★ 翻开这本书,看见百年中国民间传奇。
————————————
六十学写字,七十来写书,传奇老奶奶姜淑梅代表作
首次收录作者手绘故事插图+创作手稿
————————————
★ 王小妮、梁文道、许戈辉、马伯庸等推荐
★ 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周刊》、《南方周末》等 专题报道
★ 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
★ 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
————————————
姜淑梅大半辈子是文盲,直到花甲才开始看着戏曲频道学字。识字多了,她看了山东老乡莫言的三本半小说:《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蛙》,还有半本《红高粱》,看完之后说:这个我也能写。
《乱时候,穷时候》写她自己早年的亲历和见闻,顾名思义,是饥荒、战乱年代的事,也是今天读书人大抵没听过没见过的事。那些故事令人心惊、心酸、心里发堵,老人用简朴的字句讲出,不渲染不评判,事情说得活灵活现,态度超然,几乎让人觉得淡漠。姜淑梅只讲故事不作判断,可以抱怨、骂人、赞美的事情,她只原原本本讲出来。
——《南方周末》(陈一鸣)
姜淑梅的作品《乱时候,穷时候》出版之后,很多人奔走相告,觉得是本奇书,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奇人。姜淑梅女士带来的是一种民间草莽的声音,不需要别人替她代言,而是自己用笔写出来。她作品里的事情,跟知识分子的书写是不一样的。她笔下的民间故事,有一种故事本身的力量,那种力量是你很难忘记,很难忽视的。
——梁文道
姜奶奶的书中,让人惊讶的段落比比皆是。她的文字干净利落,不加评论,避免描述,对于往事,她有一种超脱的态度。她身上的质朴与真实,让那些故事弥足珍贵。
——许戈辉
这些故事诚实,或者说赤裸裸地把民间最纯粹的风土呈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最纯粹的善良,也能看到最诡异的残忍,它们就像莫言《红高粱》笔下那些底层民众一样,饱含着粗糙、混沌的原始张力。
——马伯庸
《乱时候,穷时候》是我见到的第一本纯正的“听老人讲故事”的书。可以想象,类似的讲故事的人将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存在的乡土已经面目全非,他们也许成了最后的讲故事的人。现在让我们安静下来,翻开书页,听听姜淑梅老人的故事。
——王小妮
读姜淑梅奶奶的新书《乱时候,穷时候》的间歇,我常常会恍神想到自己的奶奶。小时候奶奶哄我睡觉的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也是这般真实而令人心惊。奶奶是解放前的高中生,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她会讲很多书上的故事,例如刘胡兰、卓娅与舒拉、鸡毛信等等的故事,可是我不爱听那...
评分我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奶奶看着我,经常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后来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年纪越来越大的他们也经常絮絮叨叨的讲起以前的事情,那些我从来没经历过的、新奇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常常让我着迷,想着要记录下来。 然后就看了姜淑梅奶奶的《乱时候,穷时候》。书中的...
评分2013年5月27日,黑龙江省绥化学院汇文楼的演播厅,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班新闻采访实践课上,张爱玲教师邀请了一位特殊人物到场。她头发雪白而浓密,身着翠绿色短袖休闲衬衫,面目慈祥,后背微弯却步履矫健。她叫姜淑梅,是张爱玲的母亲,另一个身份是作家。 姜淑梅,1937年2...
评分姜淑梅今年76岁,满头银发,穿着水红色上衣,看上去精神很好。这张照片印在她的新书《乱时候,穷时候》的封底,在照片下面,是她的简介:1937年生于山东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20多年家属工。1997年开始识字,2012年开始写作。 姜淑梅生在民国,经历...
评分这是本七旬老人写的书。老太太六十岁了才学识字、写文章,几年就写得这么好,文字流畅,节奏感尤强,对话生动,场景有强烈的视觉感。这是真会讲故事。 不过有的时候,语言再好,都架不住让人堵得慌的内容。太堵得慌了。 有些人的语言基本能让我完全不在乎他写什么,想法再青...
老奶奶笔下的世界,是我不怎么了解的世界,也是我的奶奶经历过的世界,后悔她在世的时候没有多聊聊她的过去
评分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不经意间讲出了一部史诗。
评分书中讲诉了那饥荒战乱的年代,用朴实的言语讲诉那令人心酸心痛的故事,充满了质朴与真实。
评分书中讲诉了那饥荒战乱的年代,用朴实的言语讲诉那令人心酸心痛的故事,充满了质朴与真实。
评分个人史始终有它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尤其讲述人来自一个60岁才学写字的半百老太。平实而有力量,残酷却不失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