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市定(1901—1995)
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集大成者,公认的京都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1922年进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学习,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骘藏等人专攻东洋史,1936年赴法留学。1944年任京大教授,先后任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等客座教授。曾荣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在日本和国际汉学界,他的著述被广为阅读和引用,司马辽太郎、松本清张等都是他的书迷。代表作有《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科举》《东洋的近世》等。
★“汉学诺贝尔”儒莲奖得主、京都学派史学泰斗宫崎市定晚年得意之作。
★作者自信可以改变日本历史书写,松本清张推崇有加,却遭到日本史学界忽视的一本书。
★以一把传世宝刀为线索,通过缜密的推理和浪漫的想象,解开古代中日韩三国关系的谜团,五世纪东亚世界的脉动跃然纸上。
★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南京大学教授张学锋联袂推荐。
日本石上神宫收藏着一把历史悠久的宝刀——七支刀。
传说,七支刀是三世纪中叶由百济肖古王进献给日本神功皇后的,与汉委奴国王印并称日本的两大奇迹。自明治以来,这把七支刀引发了无数历史研究者与古代史爱好者的浪漫想象。
宫崎市定通过对刀身铭文的解读,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许多谬误,无限逼近了七支刀秘密的真相——这一发现几乎足以改写日本史。但这些研究为何被日本史学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呢?
本书从传奇的七支刀切入,结合对五世纪东亚国际形势的鸟瞰式观察,解开了七支刀背后隐藏的中日韩三国关系的遥远真相。
解锁了新的文人姿势,虽然是本简单的小书,厚度也一般,但是透过这简单的字里行间,再次看到了日本文人对历史的求知和尊重,这种对历史和客观的敬畏,倒有点和我们最近大热的综艺《国家宝藏》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洗尽铅华,风度自来。文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确实充满了不同于他...
评分假若不是这本书,我定然不会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关于刀的故事,在宏观的大历史下,究竟潜藏着哪般的真相。我也承认,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还以为这是一本写给七把刀的传记;我曾经以为只有惊心动魄的实地考古发掘,才是和历史距离最近的时刻,殊不知在这本书中,在古籍...
评分本书作者是日本历史学家宫崎市定,之前拜读过他的《宫崎市定解读〈史记〉》,那时已对他印象深刻,所以又另外买了一些他的书。 宫崎市定现在已经是我史学方面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了,其学术研究严谨又不失活泼,其观点睿智巧妙又绝不会脱离实际。 作者自己曾为这本书写到:“这是...
评分假若不是这本书,我定然不会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关于刀的故事,在宏观的大历史下,究竟潜藏着哪般的真相。我也承认,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还以为这是一本写给七把刀的传记;我曾经以为只有惊心动魄的实地考古发掘,才是和历史距离最近的时刻,殊不知在这本书中,在古籍...
评分解锁了新的文人姿势,虽然是本简单的小书,厚度也一般,但是透过这简单的字里行间,再次看到了日本文人对历史的求知和尊重,这种对历史和客观的敬畏,倒有点和我们最近大热的综艺《国家宝藏》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洗尽铅华,风度自来。文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确实充满了不同于他...
围绕无法清晰解读的铭文展开,擘肌分理,有点推理小说的意思。不足在于有些啰嗦。
评分独具世界视野,细读史料的考据功夫深远,将史料细节之细微处仔细分析,再以小见大剖析时代文化交流之本,很好的一本微观史学著作。
评分倭国对刘宋的进贡路线,居然是滨海地区道教徒开发的?
评分真是精彩绝伦的“推理小说”呀!宫崎市定传奇般的著述,对此史学著作最高的推崇竟是来自于推理宗师松本清张:“历来视为作的字改读为祥,这是千古不易的铁案”。从对七支刀铭文众说叠出的研究史说开,以推理小说般的绵密推理逐个推定疑义纷纭的铭文含义,由之推出七支刀铸造年代的新说外,更落脚于南北朝时期整个东亚的政治形势与文化交流境况。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可商,但宫崎于其中展现出的治学方法于后学真可谓是有授之以渔的意义,对于宫崎快速而有力的治史风格和其交流史观的内核,更是几乎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因小见大”四字说来轻易,但想真正做到,却是极难,这本举重若轻地展现出了史学能够在何种程度与意义达到这种境界的“推理小说”,真可谓是名副其实了!
评分看历史学家玩转史料做逻辑推理的过程实在是太帅了。这本书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展示了历史学的治学态度、如何处理文献和考古实物之间的关系。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