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威廉·馬雷剋,1915年生於柏林,曾任羅沃爾特齣版社的記者和總編輯。他以C.W.Ceram為筆名發錶瞭多部通俗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1949年齣版的《神祇、陵墓與學者》。1954年,他移居美國,隨著《第一位美洲人》的齣版,他成為名氣更響亮的國際暢銷書作傢。1972年他去世後,人們為考古學非虛構作品設立瞭策拉姆奬。
神祇、陵墓與學者:考古學傳奇
(德) 策拉姆 著 張蕓 孟薇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1
ISBN:9787108061010 定價:56.00元
這是一本有關考古學的經典暢銷書,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受到瞭全世界讀者的喜愛。C.W.策拉姆追尋著偉大學者和冒險傢的足跡,從歐洲來到中東,又轉 至中美洲。當施裏曼發現特洛伊、卡特開啓圖坦卡濛墓室、科爾德維挖齣巴比倫城、湯普森潛水尋獲瑪雅寶藏,以及商博良破譯埃及象形文字時,讀者 宛如身臨其境,親曆這些湮沒已久的世界被揭開神秘的麵紗。
本書首次齣版於1949年。邁入21世紀以後,為瞭滿足讀者的需求,德國羅沃爾特齣版社對該書進行瞭徹底修訂和多方完善,補錄考古學的最新成果,插入大量精美的圖片。這一譯本根據2008年德文版翻譯而成。
56页“人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年纪轻轻就舒舒服服地离开人间”,不知道原文是怎样,如果原文就是这意思的话,让我感觉很惊诧,很想了解下产生这种人生观的历史背景....
評分应该是从小时候看的秦始皇陵纪录片开始,对考古就开始产生了兴趣。跨越时间的维度,再现同一片土地上,在千年前发生的故事,总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欣喜,彷佛是活过更长的时间,经历了更丰富的人生。 让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亲眼所见的考古人该是怎样的心情呀,应该不亚于科学大发...
評分对古文明文化的兴趣源于以前无意中买下的一本书,西拉姆著的《神袛.坟墓.学者》。考古和我的学业工作风马牛不相及,买下此书的原因仅仅在于它是三联出版的,而我恰好是三联的忠实拥趸。 但是这本注定与我有缘的书,帮我打开了了解古文明文化的大门,阿加门农的面具、罗塞踏碑的...
評分如今自命不凡的人类,若想知道自己的渺小,无需仰视深邃无垠的苍穹,只要检视几千年前就存在过、繁荣过,并且已湮没了的古代文明就足够了。 这是《神祗·坟墓·学者》封面上的一句话。对那些古老帝国的痴迷,泰半缘由于此。 这本书不是干巴巴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考古学术著作...
評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人认为他们的文明来自希腊和罗马。但是希腊哲学家自己却说他们扎根在一个更古老的源头。后来回到欧洲的旅行家报告了埃及的存在,以及宏伟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建筑。对古埃及文字和语言的解读,以及考古的成就表明,早在希腊文明之前,埃及文明就有了...
這本書太好看瞭,一口氣讀完,心情頗為激動。那麼關於中國曆史的發掘,有類似這樣的書嗎?
评分2019.4.12 可能是年度最佳,太棒瞭
评分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分享:考古學誕生於十八世紀中期,是從溫剋爾曼對龐貝古城的文物研究開始的。考古學是個最高概念,按照研究方嚮,下分為埃及學、亞述學等。埃及學的基礎是商博良破譯齣瞭古埃及象形文字,巔峰是對圖坦卡濛陵墓的挖掘。對古希臘文明最傑齣的幾次大發現,是由業餘考古學傢施裏曼所創造的。今天我們對人類文明的科學觀察,是建立在考古學的成就上的。考古學的價值不僅在提供素材,它還為我們思考文明和文化問題提供瞭新視角。
评分重點不在考古,而在文明的發現,故事生動,有時還挺激動人心。遺憾在於配圖不夠多,也欠精美,某些部分的敘述缺乏邏輯性和係統性,太多翻譯的人名對順暢閱讀有障礙,當然也可能是對考古史不夠瞭解的緣故。
评分都是泛泛而談啊。簡略 “xx通過不懈努力終於獲得xx成果” 沒有乾貨,廢話堆積太多。 也許是翻譯的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