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亮
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达人”,微博750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编辑、官方微博账号运营者,科普作者,为各大媒体撰写过百余篇科普文章。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热衷园艺手作,尤其喜欢使用灵魂画作为粉丝答疑解惑。
本书是继《海错图笔记》之后,《博物》杂志编辑张辰亮对《海错图》继续深入解读的又一次心得分享。第二册收集了作者最新的24篇考察、论证笔记。较第一册相比,第二册考证了40余幅《海错图》中的原图,内容更丰富。此外,在第二册中,减少了现代照片的比例,增加了古代日本、欧洲的博物学手绘,用图风格更偏古韵。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海洋生物图谱。他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描绘了300多种生物,涵盖大部分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以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清代皇帝都很喜爱这部图谱。
受时代所限,书中记述虽妙趣横生,但时有夸张,亦真亦假。作者自2015年7月起通过考证、分析、比对……抽丝剥茧地鉴定、解读书中所绘的海洋生物。他的加工让现代博物爱好者更容易阅读这本清代奇书。作者对书中每种物种的描述,既有观察记录,又有文献考证,并沿袭了他科学考据一贯的高冷严谨又有接地气的趣味调侃。全书采用清代《海错图》的故宫授权原版图,现代照片大多为作者或其好友实景拍摄,共同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终极飨宴。
敢不敢比“十万个都知道”更严谨? 和朋友去吃鱼,鱼肉顺口而下。我脱口而出:“大黄鱼啊?!”朋友一脸惊喜:“想不到你这个不吃鱼的人,不但开始吃鱼,还知道吃的是什么了!” 这是真话。我的专业是生态学,跟水生生物研究完全不搭边,也很少关注身边的这一类生物。自从接...
评分 评分拜当年的全球捕鲸业所赐,今天我们去赏鲸,能看到七八只已经算‘此生不虚’级别了,这让我们不敢相信一百多年前的这些记载。每一代人总认为自己所处的世界才是正常的世界。其实,一个又一个海湾中挤满了成百上千头巨鲸的背脊,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张辰亮《海错图 笔记( ...
评分距离我拿到海错图笔记贰已经过去了九天了,原谅我现在才看完(我才不会说是因为去补权利的游戏了呢) 1.主要感觉就是第二本比第一本写的扎实,很多都更加的深入了,内容是丰富了……当然少不了的是要介绍怎么吃,我会给你说某天夜晚看书看饿了叫了外卖?不过我总感觉有那么几篇...
评分1.明瓦,就是把海月的壳磨成适当的形状,一片片嵌进窗棂里。最简单的是做成井字格的窗棂,每个小方块里嵌一块海月。如果是纹路复杂的花格窗,就要用竹片编成方格,嵌进海月,而且上一片要压住下一片,这样雨水就不会渗进来。这种窗户叫“蠡壳窗”“蛎壳窗”“蚌壳窗”,常常是...
记得小时候曾经有一阵子,我整天对许多动物濒危一事忧心忡忡,这次看完两本海错图笔记又重拾了这种心情。虽然书是很有趣,但是每章的结尾也是雷同得太让人难过了。
评分装帧进步了,第二部的内容也没有水
评分延續第一集的風格,在輕鬆愉快中學習了不少海洋生物的知識~
评分有意思,有意义!时而被萌到,时而被逗乐,时而长知识。与第一部相比,每篇的篇幅都增长了,因此看得更过瘾了,很喜欢这个调整。遗憾的是,每篇开篇的«海错图»原画从跨页长幅变成节选,是因为版权问题吗?这次的书页选的很好,有书香但不像第一部那么重,另外我更喜欢裸脊的。期待第三部。
评分装帧进步了,第二部的内容也没有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