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他1924年赴英国担任大学讲师,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930年归国后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老舍先生一生勤勉,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离婚》《二马》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通过祁瑞宣、钱默吟、李四爷等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生动真切地反映了北平市民在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心态,以及他们在这段屈辱的历史里所经历的人性挣扎,再现了那个时代众多普通人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
小说气魄宏大、视野广阔。在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框架下,老舍先生用小人物们的故事记录下整个民族的脉动,用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浓缩了整个北平“亡城史”,也深刻地展现了战争时代广阔中国的面貌,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微缩抗战史。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描写平民战争创伤的长篇小说,堪称中国抗战文学史上“最力透纸背的书写”。
(仅一人之见,并不周全。) 瑞宣,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温润如玉。有自尊知荣辱,一腔爱国之志又难以明志,在尽忠与尽孝难两全之间纠结百转。念他虽有种怒其不冲破蚕茧的刺痛握拳感,却深深理解他的矛盾他的无奈。 瑞丰,没有什么头脑的好吃懒做之人,凡事只求热闹不过大...
评分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
评分1966.8.24老舍在太平湖投河自尽。 他应付不了这个局面,他应当赶快结束了自己——随着河水顺流而下,漂,漂,漂,漂到大河大海里去,倒也不错。 这是写祁天佑的,他讲他“心路窄的人往往把死看作康庄大道”,“比这么揪心扒肝的活着要好的多”,而他八年抗战都...
评分“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 不得不承认老舍先生的文章,气势磅礴,总是会给人一种恢弘大气之感。 老舍先生评论自己的这部作品为:“他是我从事写作以来的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故事发生在小羊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
评分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
中国人,因为家族层层叠叠地挤压,故事里的主角都活的很憋屈。在四世同堂里,祁瑞宣在前四分之三文章里只有细枝末节的顾虑,忧愁,自我安慰和自我蔑视——没有“我”在里面,而永远是担心着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眼光,和自古以来的规矩。除了老二瑞丰以外,家里的人当然都是好人,善良,可爱,为他人着想,但这样的好人,构建了一个无论如何也没有活力的组合体。
评分读到最后几页,小妞儿的死与日本的投降,“打赢了有什么用”我真的崩溃大哭。
评分读到最后几页,小妞儿的死与日本的投降,“打赢了有什么用”我真的崩溃大哭。
评分很经典的一本书,读过多次,与我渊源颇深,其中曲折不提也罢~~墙裂推荐这个版本,封面很好看~老舍的作品以前读觉着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真静下心来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大家就是大家,人物形象很生动立体~~
评分老舍,我最喜欢的作家前三。二十年前,看遍爸爸的书柜里老舍全集,然没此书,记忆不清的小时候,倒记得电视上播出过《四世同堂》电视剧,记住了一个名字:大赤包儿……老舍作品,不用选,都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