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一九○三年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一九二九年,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文学上的成功,并就此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由于其犹太人身份,尽管她于一九三九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避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内,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七日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四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
★★《法兰西组曲》作者、传奇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写给未来世代的文学见证
《星期天》首次出版于二○○○年,共收入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十五篇短篇作品,其最早一篇创作于一九三四年,最晚一篇写成于一九四二年初——同年七月,内米洛夫斯基被捕,一个月后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从塞林格式的残忍小事到一九四○年的大溃败,借助“短篇小说”这一形式,内米洛夫斯基勇敢而敏锐地记录下了时代变局中社会与人心的裂隙。
▶劳拉•阿德莱尔(法国作家):内米洛夫斯基是懂得如何把灵魂的撕扯和自我的分裂描绘出来的二十世纪作家。我们永远都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整个的存在历程就是试图把分裂的自我整合起来。在这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写作试图辟出一条认清自我、平息痛苦的道路。
▶法国《观点》杂志:很少有书像《星期天》意义昂扎根于那个时代(1934—1942),其中的十五个短篇小说,从塞林格式的残忍小事到一九四○年的大崩溃,再现了历史的轮廓和细节。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小说,和她的长篇小说一样,明显受到了巴尔扎克、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的影响……她对法国社会的犀利观察和对战争围困中的法国的再现,是毫不夸张的。
短篇小说读来有插曲的味道,正如短经典系列总序中王安忆所说,“一个短暂的邂逅”。而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集《星期天》,恰似对一个看似触手可及而又遥远飘渺的二十岁的惊鸿一瞥。 不觉好笑。写下这样对二十岁的形容的我,同样也在日记里写道,“如今我在这个三毛曾经在童年时...
评分可能很多读者和我一样,是从《法兰西组曲》初识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这位去世多年的作家。她的光芒恰似夜空中的星星,星光在抵达视网膜之前经过了漫长的旅程,我们的此刻映照的是星星的从前。 长篇是作者功力的最佳展演场,未完成的《法兰西组曲》奇异地没有残缺感,...
评分 评分笔触细腻、故事残忍。看有人形容作者是女版毛姆,可!
评分极具魅力而又冷峻的文字诉说着孤独和生离死别。
评分她走得太匆忙了
评分极具魅力而又冷峻的文字诉说着孤独和生离死别。
评分太喜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