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和我的T媽媽》到《日常對話》,
一短一長的影片記錄著看似家人的日常,
那些鏡頭背後有更多說不盡的過往,以及對母愛缺席的種種疑惑。
而這次,換以文字來洗滌傷口,等待癒合……
紀錄片導演黃惠偵,這一次,改用文字填補了攝影鏡頭下的空缺。既然無法導演自己過往的人生,索性大破大立地寫出來吧!
她寫下了毫不掩飾性向的母親、缺席的父親、家人、媽媽的女朋友們,還有自己年幼時記憶中的物件。那些再次被翻攪出的底層記憶,其實都直直指向了埋藏許久、說不出口的祕密,還有疑問。
這不僅是一個與母親和解的故事,更多的是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到自我,也重新找回家庭中的,愛。
黃惠偵
六歲開始跟著媽媽跳陣頭,十歲離開學校,二十歲轉行從事社會工作,開始學習紀錄片。
曾任台北市紀錄片工會祕書長,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也是開始步入中年的地方媽媽。在還有話要說的時候就會繼續做電影,不然也有可能去找塊地方學種菜。
過去作品包括《八東病房》、《烏將要回家》及《我和我的T媽媽》等紀錄短片。
籌備至完成歷時18年的紀錄長片《日常對話》,於2016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最佳剪輯,並於2017年獲得柏林影展泰迪熊獎,以及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影片在國內外影展皆獲得廣大的迴響與肯定。
很喜欢内封的这张手绘图。作者和妈妈在长桌前相对而坐,妈妈像个自在的孩子,把双脚盘起来放在椅子上,作者舒服地坐着,双手在桌子上形成一个环形,看不清手部在做什么细微的小动作。 两人之间是长长的桌子,或许这中间的空白距离有漫长的隐喻,我不得而知。 于是我立刻想到我...
评分 评分先是看了纪录片再看了这本书,看纪录片的时候有点隔岸观火的味道,我被导演的那种冷静吓坏了,这种冷静叫人无地自容甚至是想要躲起来。 那场餐桌对话让人感到不好意思、羞愧,羞愧于作为人类我们互相伤害、互不理解。 看书的时候,那种感受完全不同于影片,看书更接近这个创作...
太戏剧化的人生了,弯弯绕绕的情感动员
评分紀錄片中沒談夠的父親的角色都補齊了,導演真的好有勇氣說出那些傷疤⋯⋯我光看文字就受不了了
评分太戏剧化的人生了,弯弯绕绕的情感动员
评分太戏剧化的人生了,弯弯绕绕的情感动员
评分太戏剧化的人生了,弯弯绕绕的情感动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