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的逻辑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法律社会学 法律 社会学 刘思达 社会 法律业 法社会学 律师
发表于2025-02-08
割据的逻辑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说实在话,一本让人觉得失望的著作,很难想象可以符合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Abbott和老赵做导师的博士论文。在理论上试图用定界的三个逻辑(合界、分界和维界)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会存在“割据”的状况,却并没有作出比转型理论和碎片化威权主义更漂亮的范式(虽然作者claim自己在两者之上做了贡献),五个经验章节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不过在叙事中间巧妙地融入材料的功夫确实到位,但很多观察看上去都只是对常识的学术性概括和证实。最根本的问题是“割据”和“重叠”、“碎片化”之间的关系没有说清楚,按照作者的观点割据基本来自于国家力量及其内部分化,那这和李侃如的洞见比又多出来什么呢?最可以做出彩的身份认同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方向基本没碰,原因主要来自访谈资料的不系统——这么看,作者写作功底确实挺好。
评分从作者的微博了解到的这本书,整本书几乎都是在微信阅读上听完的。本书选取的几个角度很有代表性,但感觉引用的有些内容似乎有点陈旧。当然可能是原来的引用材料的论坛不再更新不复存在的原因,似乎可以另做些调查。对于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外所的情况近三年有无改变?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看法。城市与乡村 、沿海与内地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基层法律工作者毕竟满足了难以接触到律师的群体的需求,他们还是曾经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可能有点偏题,全书最令我感动的是关于作者在国外留学时经历的记叙。作者论文答辩结束时,旁边的教授跟作者讲自己当年答辩时导师告诉他,答辩通不过就从座位旁边的窗户跳下去吧。很有意思的一段经历。
评分补签
评分还在想作者如何把学术著作写得这么优美,看来后记才知道是霍布斯鲍姆的功劳。
评分“光在隧道尽头”,在不同地方多次看到这篇后记,其中的这一句温暖了我。
1980年生于北京,祖籍云南。幼习奥数,酷爱几何,北大研习法律四年,索然无味,决定出国留学,转攻社会学。2009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用齐美尔的社会几何学和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视角研究中国法律职业,本书的英文初稿即为作者的博士论文。
2009—2016年任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学院,讲授法律社会学、职业社会学、法律职业、当代中国社会等课程。2016—2017年度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2016年至今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并兼任美国律师基金会研究员、纽约大学亚美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于当代中国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职业,兼攻法社会学基本理论。
除本书外,还著有《失落的城邦: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霍姆斯读本:论文与公共演讲选集》(译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Criminal Defense in China: The Politics of Lawyers at Work(《中国的刑事辩护:律师工作中的政治》,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等学术著作,并在中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数十篇中英文论文。
本书将芝加哥社会学派的生态分析传统引入对中国法律职业的实证研究当中,在详细梳理了法律服务行业的源起和变迁之后,又搭建了相当宏大的理论体系,以解释行业内部和外部各种边界的产生。该体系还原了职业者与政府、社会和其他职业者之间的多元互动,在保存了复杂性的前提之下,极为精准地将这些互动抽象为“合界”、“分界”、“维界”与“共生交换”几种基础行为模式。此书堪称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典范之作,值得所有法学研究者仔细阅读。增订本收入了《方庭的窗口:芝大留学往事》和《场域与生态》两篇文章。
你们做司法的幸福,司法改革“天天见”,至少有东西可关注。我曾如此调侃研究诉讼法的同学。在庞大的国家机关体系里,恐怕没有哪个部门能像司法部门一样改革频繁,举措不断,案例不断。同时,作为所谓中国话语的一部分,改革天天见的司法又常常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几波司法独...
评分你们做司法的幸福,司法改革“天天见”,至少有东西可关注。我曾如此调侃研究诉讼法的同学。在庞大的国家机关体系里,恐怕没有哪个部门能像司法部门一样改革频繁,举措不断,案例不断。同时,作为所谓中国话语的一部分,改革天天见的司法又常常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几波司法独...
评分你们做司法的幸福,司法改革“天天见”,至少有东西可关注。我曾如此调侃研究诉讼法的同学。在庞大的国家机关体系里,恐怕没有哪个部门能像司法部门一样改革频繁,举措不断,案例不断。同时,作为所谓中国话语的一部分,改革天天见的司法又常常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几波司法独...
评分你们做司法的幸福,司法改革“天天见”,至少有东西可关注。我曾如此调侃研究诉讼法的同学。在庞大的国家机关体系里,恐怕没有哪个部门能像司法部门一样改革频繁,举措不断,案例不断。同时,作为所谓中国话语的一部分,改革天天见的司法又常常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几波司法独...
评分你们做司法的幸福,司法改革“天天见”,至少有东西可关注。我曾如此调侃研究诉讼法的同学。在庞大的国家机关体系里,恐怕没有哪个部门能像司法部门一样改革频繁,举措不断,案例不断。同时,作为所谓中国话语的一部分,改革天天见的司法又常常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几波司法独...
割据的逻辑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