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此时孤独

谁此时孤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莱内•马里亚•里尔克 (1875-1926)

Rainer Maria Rilke

二十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也用法语写作。出生于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及法国。著作丰富,包括诗歌、小说、剧本、书简等。代表作有《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等。因白血病逝世,葬于瑞士。

译者:林克

林克,诗人、翻译家,西南交通大学德语系教授。译有荷尔德林、诺瓦利斯、里尔克、特拉克尔等世界一流德语诗人的经典作品,在国内影响甚广。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奥]里尔克
出品人:雅众文化
页数:352
译者:林克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5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719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里尔克 
  • 书信 
  • 外国文学 
  • 随笔 
  • 诗人 
  • 奧地利 
  • 散文 
  • 诗歌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里尔克说: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二者不能混用。《谁此时孤独》收录了诗人里尔克人生最后几年的近百封往来书信,展现了诗人在作品之外少为人知的一面。

★在穆佐的几年中,诗人用写信的笔,记下自己在山间的生活、描述自己头脑里的所思所想,向友人倾诉困惑,也给出自己对外部世界问题的解答。

★翻译家林克妙笔巧译,还原诗人书信中独有的雅致、温情与忧郁。

【内容简介】

1921年,经历了十年漂泊的里尔克来到瑞士,偶然间发现瓦莱山区的穆佐城堡,一见倾心,定居于此。在穆佐,里尔克迎来了创作生涯的最后一个高峰,完成了《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等一批重要作品。同时,在湖光山色之间,他也写下了众多书信。

里尔克说: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二者不能混用。

于是他用写信的笔,记下了自己在山间的生活、描述了自己头脑里的所思所想,向友人倾诉困惑,也给出自己对外部世界问题的解答。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如他的诗一样,穆佐六年间的书信至今仍让人心动、让人流泪、让人叹息。有人说,要是把里尔克的文字比作一件华丽的衣袍,那么书信就是衬里,这衬里实在精致,叫人有时忍不住翻过来穿。

【名人、媒体评价】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要进入里尔克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光得读他的诗,更应该读读他的书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天才诗人艰难的成长,他的孤独,寂寞和彷徨。——《书城》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瓦莱山区一周,读的穆佐书简

评分

有肉的核,无肉的种。

评分

许多诗人偏爱将自己悬置于生活之外,以游离的状态来排解,而里尔克是在苦难的生活中扎根,他用这种“受苦的繁多”来向内丰富自己。为艺术创作他将自己封闭于自身之中,以守住那个“生机勃勃的活动中心”,潜入自己本性的更深厚的层次。在寂静和孤独的坚持中,里尔克又担起了一项被称之为紧迫的义务,“有必要告知他们我的一些经验,我长期孤独的一些成功。”他近乎是通过灵魂的角度体察这个世界,不论是对人或物,其中哪怕最渺小的人也是惊心的伟大。由于表达上的抽象,准确是最重要的,不想苛责译文。关于爱、神、艺术、生活、创作、生死、国家的谈论值得再学。尊敬您。

评分

可读性不强。

评分

可读性不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