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奥•列略是英国华威大学的全球史教授,同时也是华威大学全球历史与文化中心的成员,著有 《过去的脚步》(A Foot in the Past,2006年),并参与编辑了数本著作,包括《纺织的世界》(The Spinning World,2009年)、《印度如何衣被天下》(How India Clothes the World,2009年)和《全球设计史》(Global Design history,2011年),曾于2010年获得菲利普•利华休姆奖。
如今,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额达到惊人的4250亿美元。在持续全球化的压力下,印度和中国成为新兴的世界制造强国。不过,这也并非新现象,在工业革命之前,亚洲就曾制造出大量色彩丰富印花的棉纺织品,远销日本、西非和欧洲。棉纺织品开辟了早期的全球化经济,1750年之后,随着棉纺织品引领欧洲的工业化进程,它也开启了全球化经济的转型。到19世纪早期,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世界制造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而且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一直未能摆脱这种地位。本书以引人入胜、见解深刻的故事,讲述了亚洲和欧洲的技术、美洲棉花种植园中的非洲奴隶制度,以及全球消费者的愿望。
现在上海的市花,众所周知是白玉兰;但不为人知的是:1929年上海特别市评选市花时,获得票数最高的却是棉花。确实,如果就历史渊源而言,棉花可说是上海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象征——从1291年建城起,上海在七百多年的时间里能由滨海小城发展为国际大都市,棉纺织业极有可能是起...
评分现在上海的市花,众所周知是白玉兰;但不为人知的是:1929年上海特别市评选市花时,获得票数最高的却是棉花。确实,如果就历史渊源而言,棉花可说是上海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象征——从1291年建城起,上海在七百多年的时间里能由滨海小城发展为国际大都市,棉纺织业极有可能是起...
评分棉的全球史 第一部分.第一次棉纺织革命:一种离心体系(约1000—1500 年) 在1000-1500年 南亚是棉纺织品的主要产地。在印度因高质量的产品带来竞争优势之时,与印度贸易往来的很多地区,也开始凭他们自己的能力种植、加工原棉并制成布料。 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竞争与共生的体系...
评分棉的全球史 第一部分.第一次棉纺织革命:一种离心体系(约1000—1500 年) 在1000-1500年 南亚是棉纺织品的主要产地。在印度因高质量的产品带来竞争优势之时,与印度贸易往来的很多地区,也开始凭他们自己的能力种植、加工原棉并制成布料。 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竞争与共生的体系...
评分原刊于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3月07日 10 版)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身穿的一条牛仔裤,可能源自印度提供的棉花,日本的加工,面上再贴着美国的品牌标签。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商品生产及贸易的国际性分工,是一幅跨越国界的人类合作的宏大画卷。历史学家们发现,以...
比甜与权力差多了,没啥意思
评分从全球专业化网络、消费市场、政府与文化角度,对传统【技术创新引致工业革命】的另一种解释。在Warwick读master时听过Giorgio教授讲纺织品在全球消费市场中的流动,如今这本书集成了教授的相关研究,是非常典型的全球史和消费主义视角了
评分跟《棉花帝国》有什么区别?
评分很好的一个主体,但是没有达到我的阅读预期。
评分该书指出在近代欧洲棉纺织世界中心形成之前,在印度已经有发达的棉纺织业,并且其产品已经远销至印度洋之外,因此,全球化自中世纪就已经开始。16世纪以后非洲和美洲开始卷入到全球贸易网络之中,成为欧洲的原料和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通过组织生产和控制原材料供应,欧洲成为三角贸易最大的受益者,棉纺织品在这一过程中转变为全球产品,而不仅仅是以印度洋为中心的纺织品流通体系的简单扩张。棉也是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领域,18世纪末以来欧洲开始使用高效率的机器来生产大批量的价格低廉的纺织品,集中化生产逐渐取代了印度的专业化生产。发达的交易网络确保了欧洲棉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欧洲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及审美标准也成为世界上其他地区模仿的对象。因此掌握先进的棉纺织品生产技术、对消费市场的把握、掌控贸易的主动权,推动了新旧体系的转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