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玲玲,美國加州爾灣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婦女史、城市文化史。
本書以「消費主義」為核心概念,探討百貨公司在近代中國的意義,特別思考這種資本 主義的企業組織如何藉由創造全新的消費經驗,傳播現代消費主義。百貨公司與傳統商 店最明顯的差異在於規模:建築之大,往往占據整個街區;商品之多,足以涵蓋人生所 有需求;而其經營原則乃以交易量極大化,來達成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不過,百貨公司 不只是人與物的集散地,也是觀察社會關係的視鏡及權力再現的空間。由於這個行業在 階級、國族、性別等層面有較為複雜的組成元素,我們可以藉此打破許多既定的界線, 重新析論上海城市文化的內涵。從「人」的角度來看,百貨公司原意是對所有人出售所 有物品的「環球供應商」,是華人/洋人、男人/女人、中產階級/勞工階級的交會處, 然而在消費主義的運作邏輯下,不同的人群卻得到不同的待遇。從「物」的角度來看, 表面上看似「中性」的商品與消費行為,卻在消費主義的實踐中,被貼上階級、國籍、 性別的屬性標籤。因此,五光十色的百貨公司不僅是現代物質文明的展示櫥窗,也是我 們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鑰匙。如果說,近代上海的傳奇建立在以消費主義為基礎的人、 物關係上,而百貨公司正是人、物互動的實踐場域,既充滿了魅惑與慾望,也承載著矛 盾和爭議。
这次去上海,想找本上海历史相关的书籍,之前想看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刚刚再版但还未上架,恰好有书友推荐这本《打造消费天堂》,于是选择了在上海读这本书。 读完导论很是惊喜,因为里面有关于消费理论和女性主义的章节都是我感兴趣的,而且行文流畅易读,学术味不算浓,没...
评分 评分 评分核心问题:消费主义是如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观念?从而发挥其影响力对近代社会产生影响?以上世纪初百货公司在上海产生切入。 从百货公司的销售方式,传播的消费意识形态、消费文化观念的塑造、华洋国族关系、阶级界限的划定体现、地景权力的展示、性别空间的结构讨论了百货...
评分我觉得不是很有新意,充其量只能说把消费填充了很多东西。
评分我对城市文化十分陌生,作者问题意识十分敏锐,文献梳理思维十分清晰。新文化观念、科学等等商品化对某种观念的下渗影响极大,颇有启发性。
评分寫作很有章法,導論將問題意識由消費文化、現代性聚焦到上海百貨公司,行文中注意討論新事物的傳統資源。材料扎實,小結常引用既有研究結論,可以更深入。第三章討論樓頂游樂場、第六章討論女售貨員比較有趣。另,章含之之母就是書中提到的康克令西施談雪卿。
评分可读性蛮强的,最喜欢的还是游戏场那一章,女性那章本来挺期待的,看完感觉稍微有点垮。整体有些意犹未尽,很多有趣的例子似乎可以更深挖一下;时序性有些模糊,每一章都要提醒一下自己又从清末开始了哦~可能还是喜欢讲故事的写法
评分资料堆叠很多,但作为学术专著却没有看到很有力的论断出来,论述框架也不过是边界模糊的“现代性”并从中抽出几个关键词出来分门别类。然而关键词之间如何呼应,和“现代性”关联为何,此“现代”和近世消费主义萌芽该如何区别,与十九世纪全球扩张以及殖民地性质又有怎样的渊源,通通没有谈到,略失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