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面谈

如面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止庵

作家,学者。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出版有《惜别》《周作人传》《樗下读庄》《老子演义》《插花地册子》《神拳考》等二十余部著作,并编订《周作人译文全集》《周作人自编集》《张爱玲全集》等。 做过医生,当过出版社副总编辑,如今是自由恬淡的笔耕者、读书人。

《庄子•德充符》中有云“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止”,止庵之名便源于此。“‘止’是时时告诫自己要清醒,不嚣张,悠着点;‘庵’是我想象中读书的所在之处——荒凉里那么一个小草棚子而已。”

止庵行文清淡如茶,无喧哗矫饰,落实细节处见其幽微,情感留白处恰当自然,耐人寻味,却不故作高深。止庵的书写带我们重观文字的干净面貌,它立意在寻常日子里,但并不困囿于此,而是直击人心深处的感喟和追问。

出版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止庵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80368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止庵 
  • 随笔 
  • 散文随笔 
  • 生与死 
  • 文学 
  • 治愈 
  • 经典 
  • 好书,值得一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对我来说,父亲的世界永远不在了。”

《惜别》之后,止庵再作长序,与读者谈生死体悟。他曾在一个活动上说,惜别,所“惜”的是因“别”而终止的一个人的生活,事业,追求,以及别人与这个人相处的时光。这对于世界来说只是“之一”,对这个人和这段关系来说则是“一”,即全部。而《如面谈》里面,也讲了这回事。

全书分为“思想之什”、 “读书之什”、 “怀人之什及其他”三卷。“思想之什”包括十六篇随笔,讲述对人世、生命的思考,如议论性质的《生死问题》。“ 读书之什”二十篇,侧重对文人、文学的评述,其中张爱玲、鲁迅、周作人、杨绛所占分量较重。“怀人之什及其他”十九篇,是作者对故友亲人的追忆,字里行间充满亲友相处时的温情细节:病重时切磋诗选篇目,瓜豆荫凉里看书作文……这些回忆多很琐碎,却总是实实在在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止庵先生的《如面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了新的增订版,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多年前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在图书馆略显陈旧的书架里偶遇过一次止庵的书。只是当时年纪轻轻,看书也是浮光掠影,书里的表达有很多也不得要领。再次翻开止庵的书,岁月磨洗,很多事业已通...  

评分

止庵先生的《如面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了新的增订版,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多年前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在图书馆略显陈旧的书架里偶遇过一次止庵的书。只是当时年纪轻轻,看书也是浮光掠影,书里的表达有很多也不得要领。再次翻开止庵的书,岁月磨洗,很多事业已通...  

评分

作者止庵说这本散文集里的文章“大都写在父亲辞世后不久”,时隔二十年又增订重新,想必是被读者认可的。 个人认为:作者因中年失考而思绪澄澈,文思冷凝,下笔流畅,洋洋洒洒,创作此书。 下面我就每读一篇后的简短感悟罗列而出作为书评内容,这些内容有些可以看成“标题评论...  

评分

首先,止庵,他的书写带我们重观文字的干净面貌,它立意在寻常日子里,但并不困囿于此,而是直击人心深处的感喟和追问。那么,下面我来尝试一下几个感冒的方面。 “生死问题”关于生死的重大问题,马丁布贝尔说“死是一切我们所能想象的事物的终结”欧仁.尤斯库对生死却有深远...  

评分

如面谈,于作者,是一本纪念父亲的书籍;于我,是一本让我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去品读的书籍。 作者在原序中说到“如面谈”这本书的书名的来历:不知从谁的书中得知俞曲园曾手制一种信笺,上面画两个老人对坐,旁题“如面谈”,于是,作者觉得词语甚好,便决定以此作为书名。看似随...  

用户评价

评分

前面一部分更吸引我

评分

这样的书,可遇而不可求,这样的人,可求而不可遇。谢谢《如面谈》,谢谢止庵老师。

评分

文笔流畅,但书中第二部分关于读书的内容不是特别感冒,概因作者罗列的很多文章没有看过,无法对其点评有所共鸣。

评分

这原是止庵先生的第二本书,内里好大一部分都是第一本《樗下随笔》的延续,很多相同话题在这一次中又从新的或更深一层次谈下去。与《樗下随笔》相延续的路子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其中关于生死、真假的考量,无不极具思辨色彩;而“读书”方面的几篇相关编辑文字与其说是介绍性的不如说是理论性的,那都是优秀的论文,简明透彻地分析小说、散文和诗歌,能够让有志于文学的读者明白什么叫“好”;最后的“怀人”部分其实是前两部份的某种延续,思想也好理论也罢,其背后都须承载着“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立得住脚的理论,正是“我欲仁,斯仁至矣”。另外这些怀人之作也都是止庵先生属于前面思想理论地实践,正如他对沙鸥先生诗歌理论的分析一样,都是在阅读、创作中践行自己的理念。而此一版本同前面两版对看,更可深入体会止庵先生的思路变化。

评分

见过作者几次,总是乐呵呵的。也读过他的《惜别》。这本书中,谈生死的文章,写杨绛的文章,写哥哥和过士行的文章,都值得一读。《弃猫记》也好。另外,终于知道了作者笔名的由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