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延友,清華大學教授,博土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院證據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市延慶縣人民檢察院掛職副檢察長(2008~2012年);兼任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案例法評論》主編,曾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1992~2002年),先後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並留學於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 University,2001~2002年),獲法學碩士(LLM)學位。2003年至今,任教於清華大學法學院,2012年起擔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2013年1—5月,任耶魯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司法製度。代錶性論著包括:《沉默的自由》(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1年第1版,北京大學齣版社2013年修訂版)、《刑事訴訟法》(法律齣版社2003年第1版,2013年第4版)、《陪審團審判與對抗式訴訟》(颱北三民書局2004年第1版)、《證據法的體係與精神》(北京大學齣版社2010年版)、《中國刑訴與中國社會》(北京大學齣版社2010年版)、《解讀刑事訴訟法》(Understanding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清華大學齣版社2011年版,美國Homa齣版社2013年版)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政法論壇》、《中外法學》、《清華法學》、《比較法研究》、《環球法律評論》、《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Punishment&Socie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nology》、《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等期刊發錶中英文論文五十餘篇。
《證據法學:原則 規則 案例》是以規則論—原理論—應用論為邏輯主綫,以他國製度為參照,以相關案例為補充,並輔以簡潔直觀的插圖、錶格、拓展閱讀等多元化教學元素,對證據法的基本原理、具體製度和適用程序進行分析與闡釋的證據法學教科書。緊密貼閤教學實際,不同於我國傳統證據法學教科書,《證據法學:原則 規則 案例》通過知識點與案例的有效解釋,實現規則講解、原理講授與實踐應用融於一書,是學習證據法學不可多得的優秀教科書。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主要側重從原理上介紹證據的特性和證明的過程,更多的引用瞭英美案例來說明英美法係的證據規則和證明標準,涉及我國的部分不多。如果作為法學專業教材是不錯的,如果作為律師輔助用書就顯得不怎麼實用瞭。
评分很好,解決瞭理論睏惑和實踐中的睏惑,相信隨著庭審方式的改革,證據改革也是近在咫尺!使得庭審實質化,不會淪落為審查一堆無用的證據三性,沒有口頭辯論,沒有心證公開,隻剩下突襲證據,突襲裁判,找不到爭點,浪費司法時間和資源!
评分以可采信為中心的這本證據法學的著作,原本在京東的銷量就很高,讀來對證據法有瞭一個宏觀的認識,案例的選擇也促進瞭對本書的理解。
评分很厚的一本,確實寫得有水平。但是我哼哼唧唧地讀完瞭,發現自己啥也沒記住TT感覺不久的將來還得繼續讀一次。 這本證據法雖然偏重英美法,但是誠如作者所言,證據法學是人類的瑰寶,不應由英美法獨享,我們應該學習,為自己所用。 先給五星,這本書實務方麵還是稍弱,希望作者齣更多好書。
评分據聞《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解釋》是今年最高院司法解釋立項計劃之一,日後證據規則如何走嚮其實也不太清楚,但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傢對證據的可采性有更多的理解,尤其對民商事這種講求自由心證的情況,怎麼樣把話說清楚,怎麼樣把道理更好地說服法官。當然,看懂瞭這本書,對於大傢看美劇時可以結閤律師喊objection以及法官overrule和sustain慢慢品味。錯誤之處略多(如p117關於關聯性判斷的邏輯主義部分),但瑕不掩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