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由音乐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散文集,以“琴”为引,引出作者个人情感、留学经历、故乡回忆、世界漫游、与艺术家“对话”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由一个音乐术语来概括:小提琴(第一部分:切肤之琴)、独奏曲(第二部分:悉尼独奏)、即兴曲(第三部分:即兴的江南)、变奏曲(第四部分:故乡变奏曲)、协奏曲(第五部分:未完成协奏曲)。
赵雅楠,毕业于悉尼大学。自幼学琴,读书时期成为悉尼Kogarah区教堂乐手。曾任《星岛日报》记者,悉尼华语电台主持,凤凰网节目编导,文字作品涉及文学与音乐。已出版诗集《飞吧,伊莎贝拉》。
几经波折,从北京到成都到上海再漂洋过海来到英国,我终于收到了这本签名版的切肤之琴。 可能和很多人一样,我是通过豆瓣知道雅楠的。记得当时是看了一篇关于她家乡的文字,被她细腻的文字吸引于是关注了她的公众号,然后她每次更新都会去读。我喜欢她的文字风格,我也喜欢她对...
评分爱好音乐的人一般都活得很通透,对生命的本质也会比常人领悟得更悠远而深刻。在遥远陌生的他国,练琴是为孓然一人的主人公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让主人公活得充实而优雅。 敢于动笔将真实的经历写出来,分享给其他同样陌生而孤独的灵魂,将爱、温暖、善意的微光无意间播撒。《切...
评分读的是雅楠的签名本,因为在她公号留了言,她就慷慨赠予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他还在甜蜜地规划暑假寒假的行程,想要一起活到一百岁。他说,我们的结婚戒指他要亲手给我做,我们的婚礼他要亲自设计。我问他,我们这么好,时间久了会不会厌倦啊。他说,大概到八十岁吧,到...
评分《切肤之琴》我读了很久,起初很难进入阅读,倒不是因为作者写得不好,或者自己根本就对音乐无感,而是,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雅楠在书里引用英国女飞行员马卡姆的一句话: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
评分——评《切肤之琴》 文/蓦烟如雪 寂静的空间里,时而有噪杂谈话声,时而有浅淡的音乐,我试着听着作者在书中谈及的音乐,发现,语句很优美,但能如此通透的理解能力,真的少之又少。 毕竟,我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音乐,在文字上我能感性地感悟些许共鸣,但在她的理解层次上,我...
谈不上有多么完美精湛,但是发自内心的文字和力量。像是贝壳里的珍珠
评分读她文字的同时,我也时不时读到了我自己。
评分贵在真实,文字敏感而强烈。不过整本书文章风格的一致性以及内容的丰富度还有不足,比如以马慧元的书为参照。
评分太喜欢写琴的那几篇,“琴盒像琥珀,体内困着一个被刚刚滴落的树脂包裹住的昆虫,至今残留着剧烈挣扎后的气息。”多想用轻薄的孤独砌起影壁,像一九〇〇于海浪上滑来滑去,在游移在貌合神离的白天和偶尔激情的黑夜,用手指、脚趾和头发丝弹出巴赫的平均律,那些音符蝴蝶般覆满太阳又消弭于尽,直到第一缕阳光天真而冷冽地穿透了自己,就猛烈地收起肩胛骨,眠于火焰织成的图腾里。
评分贵在真实,文字敏感而强烈。不过整本书文章风格的一致性以及内容的丰富度还有不足,比如以马慧元的书为参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