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澤保彥(Yasuhiko Nishizawa),1960年出生於日本高知縣,畢業於美國艾可德學院(Eckerd College),曾任教於高知大學。1990年以《聯殺》投稿第一屆川哲也賞,進入最終決選;1995年以連作短篇集《解體諸因》(匠千曉系列第一集)獲得島田莊司賞識而出道。同年另發表了兩部帶有科幻風格的推理作品《完美無缺的名偵探》及《死了七次的男人》,並陸續發表匠千曉系列、神麻嗣子系列、和屬於科幻推理的非系列作品《人格轉移的殺人》。
西澤保彥的作品多以超乎現實的場景為主題,但故事完全符合本格推理的定義,解謎過程合乎邏輯,更具備足夠的意外性,堪稱科幻與推理的完美結合,受到許多推理迷的喜愛。
【媒體推薦】
獨步「迷詭」雜誌嚴選60本好看、必看的佳作之一。
獲得「推理之神」島田莊司賞識,西澤保彥一鳴驚人的出道作!
超人氣學生偵探「匠千曉」系列的原點,推理迷必看!
【內容簡介】
分裝於六個箱子中的男人、七顆頭顱依序調換的連續殺人、於短短16秒內被分屍電梯中的上班女郎、切成34塊的主婦;在這部短篇集中,新主角·匠千曉將挑戰九個手法極盡巧妙的分屍案。
帶給新本格派莫大衝擊的西澤式推理小說,眾所期盼的出道作登場!
第一具屍體的手腳被銬上手銬,手、腳、頭和身體被分屍成六塊。——《解體迅速》
第二具屍體是氫氰酸中毒而死,手指、腳趾被一根根切下,全身被分成三十四塊。——《解體信條》
電梯從八樓降到一樓的十六秒之間,出現頭、左手、左腳被切斷的第三具屍體。——《解體升降》
第四具屍體……
殺人爲何要分屍?兇手有時閒分屍的話爲什麽不趕快逃跑?
《解體諸因》是一本以分屍為主題的連作短篇集,全書九篇故事中,各式各樣的出場角色討論著不同的分屍案與各種日常生活之謎,七篇看似完全無關的短篇推理故事、一篇以劇本形式展現的推理劇,最終都被串聯在一起,在最後一篇得出一個驚人的事實。
《解體諸因》為「匠千曉系列」人物初登場的第一部作品,同時也是西澤保彥的初出版作品。「匠千曉系列」以四名年輕人爲主角,描寫他們自學生時代起參與的各項案件,目前日本已出版八本系列作。西澤保彥筆下人物刻畫生動搶眼、對話風趣,搭配獨特的謎團設計與出人意料的情節,在日本得到許多死忠書迷的支持,甚至為這些虛構角色製作年表、編撰作品用語小辭典。不過,與其說《解體諸因》為「匠千曉系列」第一作,不如說是第零作,也就是系列的原點,因爲《解體諸因》的實質主角應該是「分屍」,匠千曉等人只是串聯起九篇故事的配角。
不愧是岛田看好的新人,不愧是被占星术杀人魔法感动得泪流满面的男人。这是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我不是研究岛田的专家,不过这里面岛田的味道着实重得可以。如同后记所说,本想止步于搞笑之外,结果成了彻头彻尾的搞笑。因此,坦率地在这一点上自嘲的后记比正文好看得多。...
评分作者的想象力及其飘逸 但是推理配上这些想象中的原因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说 第一本没有证人没有证据的推理小说
评分【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4/6): 肯定:本书装桢设计可以可以看出是贴近主题的,无论是可爱的小熊与剪刀的阴影并存还是排列于后若隐若现的9宫格,连解体诸因4字都排出小花样,可见是下了心思.同时,对于以命案为主要内容的推理小说而言,这样的封面设计颇有新...
评分【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4/6): 肯定:本书装桢设计可以可以看出是贴近主题的,无论是可爱的小熊与剪刀的阴影并存还是排列于后若隐若现的9宫格,连解体诸因4字都排出小花样,可见是下了心思.同时,对于以命案为主要内容的推理小说而言,这样的封面设计颇有新...
评分一个个短篇故事,朴实无华的言语,平淡的像是在讲述日常生说中的小故事。很多人说西泽保彦的小说很幽默。出场者给人的感觉很像动漫人物。在看《解体诸因》的时候,我只能说,看的过程是痛苦的。也许是短篇的原因,很多东西不能展开来写。那种一成不变的模式,看着大脑都要跟着...
黑色幽默的推理小说看得人嘎嘎直笑,人物也刻画的很有趣,匠仔和小波都很讨人喜欢,故事一环套一环,再读的时候都仍有乐趣。推荐啊,我都想要想作者西泽保彦一样说“请您一定要把后续读完,好嘛好嘛,各位(心形),拜托了”
评分除了分尸的噱头之外毫无新意和悬念。。无聊读物用以打发时间
评分不如想象。到最后大家要返场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们的名字是那样的空洞,经常想不起来他们一一是谁。
评分大家都说好,但我觉得这本书还不到顶级水准,大概能算次一流的作品。
评分台版的台湾国语味太重,很影响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