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民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故事发生在一辆拥挤的电车上。一个男人在车上被杀,所有人都看到男人死去的经过,却没人发现凶手。很多人都有理由憎恨死者,包括死者的合伙人,然而,萨姆巡官得到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受邀参与调查的哲瑞·雷恩,一名专以饰演莎士比亚剧作的老演员,宣称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切的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一案未解,一案又起:电车上的售票员在回家的渡轮上遇害了!
这位哲瑞雷恩不厚道,竟然直接把凶手铐了。我还以为他跟埃勒里奎因一样会有一个挑战读者环节呢。前面看得比较快,还跃跃欲试要在挑战读者时梳理疑点呢,大为扫兴啊。 作为侦探小说,本书在案件细节上几乎无懈可击。试着挑点毛病(这是我看侦探小说的老毛病了): 1.凶手冒充职...
评分莎士比亚说过: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其实,反之亦然。——题记 或许作者觉得唯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才能与《X的悲剧》的正邪难分、复杂难解差相仿佛,所以才在创作《X的悲剧》的同时创造了哲瑞·雷恩这位退休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形象,在他精彩地破解案件的过程中,也伴随...
评分【联合评测】《X的悲剧》——hd612评 书名:《X的悲剧》 新星出版社2009.1一版一印 评测员:hd612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5/6) 装帧方面此书采用的色调有些古朴,十分符合经典这一概念。封面上也绘有电车这个与案件有关的事物,虽说我无法得知是不是当时之物,但从...
评分读(或者听)奎因老师的大作,实在是一种折磨。为了最后解谜的小小快感,要忍受奎老大量无用信息和明明知道是误导的侦破枝节。 中国橘子就是这样,扯了200多页, trick就是一个领子,什么人物关系,动机,全都是完全无用、完全可跳过的幌子。 X最后的推理还算是精彩,但中间...
最近中文书读多了
评分绝了,当世本格前五必然在内,这本书推理严谨不必说,最难得的是所用的技术都是那些最平淡最无奇的生活场景,明明白白摆在你面前,可是你就是看不到,人家就是可以说的入情入理心服口服,真是绝了【我本想多说点称赞的话,但是发现在不泄底的前提下有根据的评论好难啊【剧情和血字的研究很像,雷恩身上有福尔摩斯颇为浓郁的气息,也许这是部致敬作吧,但是,这本书的质量,个人看来已经在福尔摩斯之上了
评分大概算奎因的水准作。技巧都在于整个案子的设置,总体读起来只能算是普通,没有惊艳或者畅快的阅读feel。说不上很差,也不觉得特别好,却找不出合适的评价——说的就是这本这样的。
评分2星半。
评分为了突显雷恩的气质和风度,描写有些过度,其余推测的细节都还经得起推敲,只是对犯罪者和三个被害人的描写有些欠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