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1925-),美籍華裔女作傢。湖北應山(現更名為廣水)人。一九四八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一九四九年抵颱灣定居並從事創作,曾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編輯,颱灣大學、東海大學副教授。一九六四年,由於“《自由中國》停刊”事件,聶華苓離開颱灣,應聘至美國愛荷華“作傢工作室”工作,緻力於世界文化交流。一九六七年和丈夫安格爾創辦“國際寫作計劃”組織,每年邀請世界各地的作傢、詩人前往愛荷華大學進修創作。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韆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颱灣軼事》;散文集《夢榖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顔色》、《三十年後——歸人劄記》;其他作品《愛荷華劄記》、《瀋從文評傳》、迴憶錄《三生三世》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發錶。其代錶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
華裔女作傢聶華苓,以其在國內求學,颱灣寫作卻遭政治迫害,最後在美主持作傢工作坊的經曆,講述瞭自己豐富傳奇的人生經曆和思路曆程;尤其是在愛荷華作傢工作坊期間,對一大批重要作傢思想和交流的記錄,生動深刻、富有情趣。
本书写到1991年为止。这一年,聂华苓的丈夫Paul倏然去世。 那之后的10来年,生活似乎是老样子,很生动,很丰富。但于她,似乎没有了太多关联,“没有Paul的日子,回想起来,一片空白。不写也罢。”书末的跋中,聂华苓说。 此书前2/3部分,看得我内心叹服。生于旧家族,混...
評分大陆,台湾,爱荷华,在这三个地方聂华苓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从青涩的孩提时代直至安生的晚年,生活给予这个人的际遇,绝非一本几百页的回忆录所能概括的。拥有过这世界至亲的亲情,至爱的爱情,至性的友情,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評分她是一潭明丽深沉的湖,透着世间的哀怨、爱恨、温暖、理解和宽容。 那湖有多长久,那亲爱就多长久;那湖有多深,那情就有多深。
評分八十年代聂华苓一本《千山外,水长流》传遍中国,二十年后心中还有爱荷华的记忆。 大陆战乱中颠沛流离的求学,五、六十年代在白色恐怖下的台湾,与雷震先生先生共事,殷海光交谊的经历;六十年代中随美国诗人Paul Engle赴美创作、生活、为华人文学交流铺路搭桥。聂女士的今世历...
評分本书写到1991年为止。这一年,聂华苓的丈夫Paul倏然去世。 那之后的10来年,生活似乎是老样子,很生动,很丰富。但于她,似乎没有了太多关联,“没有Paul的日子,回想起来,一片空白。不写也罢。”书末的跋中,聂华苓说。 此书前2/3部分,看得我内心叹服。生于旧家族,混...
當懷疑自己時,世界就變得狹小的可怕,惡弱狀態。有時候覺得文藝圈圈有啥好的,讀讀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足矣。anyway,世界應當是不同。 另外,文學圈子有時候和演藝圈一樣,知名度大概比內容重要。
评分作者太多掩飾 不夠真誠
评分對《自由中國》那段最感興趣,尤其是殷海光先生的。圖片很豐富。
评分迷人,溫情,坎坷,厚重。
评分韆山外,水長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