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美籍华人,出生于上海。从军十五年,198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1989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好莱坞专业编剧。出版有《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绿血》、《花儿与少年》、《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等长篇小说《女房尔》、《美国故事》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
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投降,大批当年被移民来中国东北企图对中国实施长期殖民统治的普通日本国民被抛弃。十六岁的少女多鹤即为其一,在死难多艰的逃亡中,她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的渴望逃过了死亡,被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张俭的哥哥据传因为抗日而被日本人杀害,张俭的老婆朱小环因日本鬼子的惊吓导致流产,从此不能生育。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日本少女多鹤的介入,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变得暧昧和怪异。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女人多鹤的身份不仅在张家成为重大的情感和伦理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间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多鹤是张俭欲拒还休、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环身边的情敌,也是张家三个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张俭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成为朱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搬迁来遮掩多鹤的日本身份以及畸形的家庭关系。这个奇特的家庭组合在动荡的政治环境和困窘的经济生活中飘摇度日。
几十年下来,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 “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多鹤一步步往山坡上走去,穿过密密的狗尾巴草,走进阴凉潮湿的松树香气里。身后的世界离她越来越远,石头上斑驳的苔藓、小火车的长鸣声,让她恍惚又回到了那个不复存在的代浪村。铃木医生的脸浮现在眼前,多鹤看见了少女时代的自己,迎着风呼呼地跑来,跑向这个名叫张...
评分现在是凌晨一点半,我必须打开电脑,宣泄我的该死的情绪。我哭够了,但是没有哭透。 就像许多个凌晨我合上小说时一样,我停不下来的哭泣。我知道,这不符合很多人对我的认知,但是没有办法,《狼行成双》是这样的,《茶花女》是这样的,《第一炉香》是这样的,《哭泣的骆...
评分一口气看完,像是陪着他们走完了长长一生。 最爱的是小环。 开始时候好担心她会是个泼辣凌厉的女人,会欺负多鹤。可后来一下就放了心,因为她那么疼丫头,一个可以疼别人孩子的女人,心里的善良一览无余。从她在松林里帮多鹤生完双胞胎还紧紧守着多鹤开始,就注定...
评分严歌苓笔下的女性总是很纯粹,让人联想到地母的形象,肥沃丰润充满生命力,而更令人移不开目光的,是那一股萦绕至终的原始的诱惑力。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像女演员那样肥胖臃肿的中年女人,王葡萄那样目不识丁的乡村妇女,朱小环那样泼辣刁钻的小市民,以及竹内多鹤...
评分美人颈,流水肩,十指如葱白,朱小环在左腮笑出一颗酒窝,扭着让人艳羡的黄鼠狼腰,从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中走出来。 她是朱家屯中上等人家的女儿,家里有三十多亩好地,还做些油料生意。虽然不是上乘的美人脸,但看顺了也不失风流。朱家四个女儿她是最大的,因为...
很惨吧,一个被压抑了的情感世界,但想想,这一家人谁不惨,小环不惨吗?多鹤不惨吗?两个小孩不惨吗?全都被命运裹挟着,最后在这个小家庭小世界里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带着苦涩的幸福,或者说是带着幸福的苦涩,到底苦多点还是幸福多一点,只有当局者知。
评分严歌苓的文字简洁灵动,是很棒的说故事者。但叙述有点过于光滑。结尾也有遗憾,人性的冲突怎么那么轻巧就处理过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家班的训练,只是培养好作家,而非大作家的。
评分其实突出的是小环。一个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伟大中国女人。
评分明显有点拾人牙慧了,川崎丰子早就在《大地之子》里面写过的题材。暴露了中国作家的巨大问题,做功课消化吸收史实的能力太差,太偷懒,不采访,写得也太快,只能靠语言和虚构去弥补。但一旦和历史扯上边,又岂能让你随意虚构?看看十年一作的川崎丰子吧,虚假的文学性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评分惨不忍读。一大家子合意强奸一个未成年日本少女然后年复一年以之为性奴和保姆的扭曲故事。我实在无法用说出感动两个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