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柯文尼(Peter Coveney),在威尔斯大学担任物理化学教授,曾是牛津凯博学院的研究员。曾经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里亚曾里高金教授一起从事研究工作。现居北威尔斯的可温湾。
罗杰·海菲尔德(Roger Highfield),伦敦通讯日报的科学编辑。曾当选1987年很好年度医学报道记者,1988年很好年度科学报道记者以及1989年很好年度专业报道记者。现居伦敦格林威治。
《上帝与新物理学》不是谈宗教的书。谈的是新物理学对以前的属于宗教的问题产生的影响、《上帝与新物理学》也不是一本纯科学的书,是关于科学及其广泛含义的书。本书主题是所谓四大存在问题:为什么大自然的规律是现在这样?为什么宇宙是由现在组成的各种东西所组成的?这些东西是如何起始的?宇宙如何获得了组织?作者在结尾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试探性答案。
作者借助时间之箭的概念回顾了一整部物理学史,希望在不同时期的物理学描述中寻找到有助于解释时间之箭的理论可能。 最末几章谈到了混沌系统以及混沌理论与细胞、组织、生命、群体现象之间的可能关联。作者时不时地把时间之箭附和其中(这种做法贯穿全书),这无疑是这本著作的...
评分读大一的时候看的,当时那个封面跟这里的图不一样呢,也不用这么多钱,呵呵。 那时作为一个残留着理论物理系之梦的计算机系学生,读到这本书感觉太亲切了。
评分路德维希·玻尔兹曼(Ludwig Edward Boltzmann,1844年2月20日-1906年9月5日),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通过这本书认识他,他在批判形而上学的时候,说了一段好犀利的话:”最平常的东西一到哲学便成为不可解决的难题。哲...
评分主要讲了数学中我认为最迷人的一个分支,动力学。呵呵,至少我是很喜欢。我个人对动力学简单的理解就是简单的迭代造成不简单的结果,有序的确定性的不断加迭造成不确定性的产生。由于偶是老庄痴迷者,所以对于这种科学中的哲学,哲学中的科学甚是感兴趣。 当然,本书还有很多...
评分读了2017年的新版本,整个系列的设计很棒。作为非专业人士的科普读物有容易被误导的嫌疑,因为作者的主观性太强,所有的理论最后全部指向时间之箭。单就内容来说,几乎每次讲到之前隔了稍久的概念就会附有简单的、带有回顾性的描述,会比较清晰。
评分找到了以前不懂的答案,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有更多不懂的内容了…感觉这是个深坑,好像永远也填不满。 2019第117
评分废话真的蛮多,探讨问题也不深刻,话只讲一半,一直兜圈子,可能只适合文科生读来思考哲学吧。 PS:倒是里面引用玻尔兹曼的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最平常的东西一到哲学便成为不可解决的难题,滔滔不绝、不清不楚而又毫无思想的一番空话!”
评分本书用340面的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热力学、混沌理论、达尔文进化论来证明一句话:时间一去不复返????
评分感觉这个主题窜起整本书的内容有些牵强,或者是我没读懂,思想迷惑而无所得手动狗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